上海港洋山港區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2007年3月31日,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僅一周的習近平來到浦東新區——這里,是他開啟全市19個區縣調研的第一站。 那是一個春天的下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習近平首先來到浦東新區展覽館。他仔細觀看一張張珍貴的老圖片,了解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進程。 當天在展覽館給習近平當“講解員”的,是時任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宣傳部部長的陳高宏。“浦東開發開放的歷程,習書記非常感興趣。”10年后回憶起當日的情景,陳高宏記憶猶新。 這次調研,習近平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深刻認識開發開放浦東這項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包括陳高宏在內,不少浦東新區的干部都是一路見證浦東開發開放,并參與其中建設的“新上海人”。他們對于習近平提出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16字上海城市精神,有著深切感受。 2007年8月18日,習近平在浦東陸家嘴聽取上海中心設計方案的匯報。(資料照片)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不僅對浦東開發開放寄予厚望,還要求浦東的工作要更多地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因為浦東開發開放的戰略指向,不僅是建設一座新城,更是要為全國探索一條新路。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習近平多次引用這句話勉勵大家。他說,上海能成其大,就是靠內聯外拓,才成為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后還要這么走下去。 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貿區掛牌后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696個,吸引合同外資1102.4億美元,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項目超過2600個。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科學城上海光源、浦東機場、中國商飛基地、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如今的上海處處彰顯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上海有責任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擔起這份責任,上海需要有進取的精神、寬廣的胸襟、開闊的視野,“為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資料來源:解放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