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新春訪名家】吳良鏞:廣廈萬間,只為人居謀

      2019-02-08 11:43:19?鄧暉?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培欣   我來說兩句

      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開會、調研,為京津冀地區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建言獻策,甚至還在為中國建筑發展做一部“大部頭”的口述歷史……年高未曾忘憂國,一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的工作表,讓記者愈發感佩于他旺盛的學術精力和深邃的愛國情懷。

        吳良鏞近照 光明日報記者鄧暉攝/光明圖片

      1月22日,北京,記者一行前往拜訪吳良鏞先生。剛邁入客廳,抬眼望去,層疊的手稿、清雅的水墨、傳神的雕塑,還有角落里青翠的藤蘿花木,景致錯落中,勾勒出主人眼中對人居環境的理解——“各種藝術的美的集成,一種綜合的、流動的美感”。

      走廊盡頭,滿頭銀發,兩彎白眉,圓圓的臉上洋溢著盈盈笑意,97歲的吳良鏞先生招呼大家坐下后方肯落座。溫潤敦厚,一派傳統文人的端方儀態。

      望百人生,與建筑、人居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是新中國建筑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是我國建筑與城市規劃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是活躍在國際舞臺的世界著名建筑與城市理論家。可與所有這些頭銜相比,先生更看重的,是自己對人居理想始終如一的堅守:“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要讓全社會有良好的與自然相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廣廈萬間,只為人居謀。理想的萌發,源自他顛沛流離的早年經歷。吳良鏞少時求學時,中國大地戰火連連,苦難深重。讀書間“跑警報”更是常有的事,“一時間地動山搖,瓦礫、碎石、灰土不斷在身邊落下來,大街小巷狼藉一片……”痛苦的流亡經歷,讓吳良鏞懷著“從事建筑行業、立志修整城鄉”的抱負走進了中央大學建筑系。1945年10月,吳良鏞受建筑學家梁思成之邀,協助創辦清華大學建筑系,并在梁思成推薦下于1948年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學習建筑與城市設計。直到兩年后,一封由林徽因口授、后又加寫的“百廢待興”的親筆信將他召喚回國,投入清華大學建筑系發展和新中國的城市建設中。

      “跟隨梁思成先生籌辦清華建筑系,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談及恩師,吳良鏞言談中閃爍著無盡的懷念和感激。與公共建筑相比,民居始終是他的關切所在。這與梁、林二人的影響密不可分。“1945年林徽因即著文論戰后住宅,1947年梁思成提出‘住者有其房’是人民群眾普遍的渴望。”吳良鏞回憶。這也成為他一生始終堅守的研究方向和準繩:“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問題是建筑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一個真正的建筑大師,不是看他是否設計出了像埃菲爾鐵塔一樣流傳百世的經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北京,南鑼鼓巷中段往東一拐,是一條名叫“菊兒”的胡同。這里一水兒的2層、3層小樓,白墻黛瓦,一進套一進的小院子,既維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體系,同時兼收了單元樓和四合院的特點,保障了居民對現代生活的需要。這一舊城改造項目不僅為吳良鏞捧得了聯合國“世界人居獎”,更推動了從“大拆大建”到“有機更新”的政策轉變,成為他建筑理念的最佳代表。直到現在,還經常有城市管理者找上門來,征求他對城市規劃的觀點和建議。

      建筑事業是吳良鏞的畢生追求,也為他贏得了榮譽無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建筑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美國建筑師協會稱他為“新中國建筑與城市規劃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坊間有說法“凡是到過北京的人,都親身品讀過吳良鏞”,建筑學家貝聿銘說“不管你到哪個國家,說起中國的建筑,大家都會說起吳良鏞”。但提及這些,先生卻總是擺擺手,絲毫不以為意。

      就在前不久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吳良鏞被評為“改革先鋒”,并獲得“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稱號。可他一直說自己受之有愧:“最初其實沒有想到會評上,包括后來在人民大會堂獲授獎章,確實都是沒有想到的榮譽。”

      兩年前,吳良鏞結束了自己在清華大學長達70年的教學生涯,但卻絲毫沒有停下工作的腳步。前不久,他還參加了一個建筑領域的遠程會議、并參與了討論,手頭還有好幾篇文章在寫。目前,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國建筑發展的口述歷史整理上,這項工作龐大艱巨,預計今年年底能初步完成。為此,他的助手經常一周要來家中兩三次甚至更多,每次一工作就是好幾個小時。

      探訪中,說起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先生談興甚濃,直到護理他的阿姨送來一杯水,才略帶歉意地喝了幾口。“先生總是這樣,說起工作就停不住話頭,今天早起到現在還沒喝過水呢。”阿姨有些嗔怪。

      捧著水杯,瞇著眼笑,吳良鏞向記者講起梁思成的故事:“梁先生脊椎有問題,不能打彎,但他每天仍堅持工作很長時間,經常用一個瓶子抵住下巴,在桌上畫設計圖。有一次,拔了牙,連頭都不能直著,只好歪著畫。”言語間,感慨無限。

      對于吳良鏞而言,同樣的愛國熱情和治學精神砥礪著他,即便是已近期頤之年,依然前行步伐不止。近年來,他呼吁,在城市和建筑中要有文化自覺,“全球化進程中,在學習吸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全球優秀文化的同時,對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他還建議,要建立“廣義的京津冀”的思想,實現“包容式”“融合式”的發展,讓每個地區都感到“有他自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拙將邁年豪情未已!”在前不久寫給光明日報的文章中,吳良鏞以此與學人共勉。而今,這位望百老人告訴記者,他眼下依然未曾懈怠,他期許著,能讓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斷探索廣闊的學術新天地,弘揚創新精神,為民族復興做些實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欧美怡红院在线|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疯狂做受XXXX国产|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视频2018|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五月天色婷婷丁香|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5╳社区视频在线5sq|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男人让女人桶爽30分钟|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冈本视频老版app下载安装进入口|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香蕉视频禁18| 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www五月婷婷| 青青青手机视频|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 美女翘臀白浆直流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巨肉黄暴辣文高h文奶汁|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