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開始,13集主題系列短視頻“中國之治,懂了!”正式推出,13位滬上知名專家學者將緊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內容,從13個方面系統解讀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偉大成就及完善、發展之路。 該系列短視頻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東方青年學社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拍攝制作。 第一集 《什么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綱”和“魂”》 主講嘉賓:桑玉成(上海市政治學會會長、教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作出了重要部署。這是進一步深化改革,使我們各項制度、政策、法律進一步成熟、定型的需要,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大愿景的需要,也是我們黨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有力保證。 在四中全會的《決定》中,我們首先總結了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而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這些制度所體現出來的顯著優勢,提出了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任務,也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分階段實施的目標和要求。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怎樣使這些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 在我國國家治理體系中,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具有基礎性意義。可以說,正是黨的全面領導制度,以及這個制度的優勢的發揮,才得以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既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綱”,也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魂”,起到了綱和魂的作用。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得以發揮最大功能和作用,最為重要的方面,是需要黨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現代社會對治國理政提出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發展的目標和方向,也是實現我們黨長期執政、穩定執政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隨著科技、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現代社會的復雜性程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治國理政面臨的難度也日益加大。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執政成為了必然要求。什么是科學執政呢?科學執政就是要秉承科學的精神,遵循科學的規律,來處理國家治理中的所有問題。 就民主執政而言,我們都知道,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鄧小平同志早就說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當然,鄧小平也說,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就越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家從來就都重視民主對于社會主義的意義。我們黨也一向強調,共產黨人以民主為己任。因此,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就是要通過這樣的制度,去發展、去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現代國家治理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依法執政。黨領導人民制定法律,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主義憲法法律體系,并積極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性,這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穩定執政的有力保證。 民主執政,推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必然要求。多少年來,我們也非常重視民主政治建設。 最近,習總書記考察了上海市長寧區的一個社區。在考察過程中,他也發現,就公共問題,居民們會坐下來一起協商、一起討論。所以,習總書記把這種形式稱為全過程的民主,就是說,人民怎么去參與公共事務、國家的事務。 我們講國家治理體系,以人民為中心的國家治理體系,也一定是人民參與的國家治理體系,是人民主導的國家治理體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