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2%,展現穩健態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20年中國經濟運行繼續牽動全球目光。在多家外國主流媒體看來,中國經濟將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時往高質量發展方向堅定前行。 中國經濟發展將超預期 英國《金融時報》6日以《中國2020年表現將超預期》為題,對中國新一年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報道。報道基于三個重要因素,對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 首先,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影響將逐步顯現。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李昌鏞所說,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這種經濟放緩是“高質量的”。在此基礎上,中國政府強調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這一舉措有望在2020年迎來豐碩成果。《金融時報》認為,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中國社會總融資將和GDP增長保持密切關系。 其次,中國政府將在2020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據悉,從財政赤字看,中國赤字規模從2016年的2.18萬億元,到2017年、2018年的2.38萬億元,再到2019年的2.76萬億元,規模持續增加,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而從赤字率看,中國始終控制在國際通用的3%控制線以內,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赤字率水平并不高。《金融時報》進一步分析稱,中國將在2020年加大公共投資力度。 再者,中美經貿摩擦有望在2020年得到緩解。眾所周知,貿易戰中沒有贏家。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協議有利于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為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世界經濟 《金融時報》、路透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等多家媒體都認為,中國經濟將在2020年保持合理增速,6%上下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中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以實現更加可持續的增長,因此增速放緩是非常合理的。 他說:“你不能期待任何一個經濟體,無論大小,要以10%、7%或者8%的速度持續增長……我們討論的是更高質量、更加可持續的增長。” 《金融時報》總結稱,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對全球經濟而言至關重要。2019年亞洲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3,其中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 |
相關閱讀:
- [01-07] 【回眸2019 展望2020】凝聚中國經濟澎湃偉力
- [01-03] 海外網評:接近100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再創新高
- [01-03] 【經濟日報特稿】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篤定前行
- [01-01] 中國經濟,以“穩”應對“不確定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