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踏雪走進黑龍江省樺川縣悅來鎮蘇蘇村東旺蔬菜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負責人李東正指導十幾個工人給草莓疏花,“再有十來天,就迎來采摘季了。” “瞧大伙兒現在這精氣神,真是變了樣。”鎮黨委書記孫國友說,2017年4月他剛擔任鎮長的第一天,辦公室門口就堵了一群人,“一問,全從蘇蘇村來的。再問啥事,一要錢,二要地,三是生活不如意。” 前后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派出的扶貧工作隊入駐蘇蘇村。工作隊隊長石鵬記得清清楚楚,“全村745戶,107戶‘戴窮帽’,40歲以下青年沒出縣謀生的,僅25人。” 富民強村,先得凝聚人心。以往,“村委會里不見人,只剩鎖頭把大門”,如今實行坐班制,朝八晚五;優化干部結構,兩名35歲以下青年進入村班子,干部平均年齡從52歲降到43.5歲;開展入戶走訪,兩個月時間遍訪全村745戶,民意訴求記了整整三大本。 “家里掛了‘明白板’,村干部的電話都在上面,坐在炕頭,一個電話就能找到人。”村民劉鳳蘭感觸很深。以前家里住的是泥草屋,木框單層窗戶不保暖,2018年村里給爭取到改造資金,房屋加固,窗子換新。“瞧,足足20攝氏度。”劉鳳蘭拿出溫度計。 人心齊,貧困大山協力移。樺川縣整合涉農資金助力脫貧攻堅,光伏發電、畜牧養殖、優質果蔬、高效稻米和富樺電商等縣級“五大扶貧主導產業”漸成雛形。同時,培植42個鄉村帶貧經營主體,確保貧困戶通過就地就近務工、參與經營等形式增收。 2018年年底,蘇蘇村摘掉了“貧困帽”。樺川縣5819戶貧困戶也都實現扶貧產業全覆蓋,縣產業辦主任陳躍龍說,“2019年戶均增收4156元、人均增收2042元。” |
相關閱讀:
- [01-29] 重慶巫山縣探索網絡扶貧洞橋村山貨網上賣(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01-29] 【新春走基層】借“巧”勁兒拔“窮”根 用柳條“編織”好日子
- [01-29] 【新春走基層】許昌市建安區彭姚村:鄉土人才返鄉創業助力脫貧致富
- [01-29] [新聞直播間]山西大同 新春走基層 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