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非遺購物節:實現非遺保護和文化扶貧雙贏

      2020-06-03 10:12:26??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光明日報記者 張玉玲

      為籌備將于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舉辦的“非遺購物節”,目前,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等網絡平臺正緊鑼密鼓地“上新”和“搭建”,一些消費者已入手了心儀的非遺產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有關負責人認為,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地方建設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扶持非遺技藝和生產,打通了文化扶貧的“最后一公里”,而引入電商平臺、解決非遺產品銷售難題、有效擴大消費和對接供銷的“非遺購物節”則打通了文化扶貧的“最后一米”。

      傳統品牌成“網銷”能手

      300年的同仁堂、167年的布鞋內聯升、142年的全聚德烤鴨、133年的茶莊吳裕泰等百年老字號都已開設網店,成為電商平臺的直播“能手”。

      吳裕泰、稻香村、五芳齋、全聚德、狗不理、同仁堂、內聯升、瑞蚨祥等,每家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背后都有一項甚至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與百姓衣食住行緊密相連的老字號非遺產品,已成為當下的消費熱點。

      阿里巴巴發布的《2019淘寶非遺老字號成長報告》顯示,2019年,老字號淘寶直播銷售額同比暴漲800%,“80后”和“90后”成為消費主力。一方面,老字號對接了新消費,另一方面,非遺技藝也有了新傳人。不少貧困地區的非遺產品也借助電商平臺,“一屏一鍵”一步進入現代消費“主戰場”。滿族剪紙、苗族銀飾、彝族刺繡、壯族織錦、臨夏磚雕等非遺產品,不僅是電商平臺的“新品”,更成為扶貧的新抓手、就業致富的新門路。

      當非遺遇上電商,酒香不怕巷子深、非遺不怕路途遠。從小眾到大眾,從深閨到市場,越來越多源于生活的非遺產品被廣大消費者親近和欣賞。

      我國非遺門類眾多,涵蓋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特別是以傳統工藝類為主的非遺產品,根植于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符合當下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的趨勢和潮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表示,“非遺購物節”順勢而為,利用各大電商平臺,在傳承人和消費者之間搭建橋梁,助力非遺傳承實現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鞏固非遺扶貧成果

      “無銀無花不成姑娘,有衣無銀不成盛裝。”地處深山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麻料村是遠近聞名的“銀匠村”。前些年受交通、市場等因素影響,打工比打銀飾掙錢多,銀匠們大都外出務工,“銀匠村”成了“空心村”。近兩年,當地重點加強“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采取“合作社+工坊+貧困戶”的模式運營銀飾鍛制和非遺旅游,現在村里又響起“叮叮當當”的銀飾鑄煉捶打聲,有的銀匠一天能掙三四百元。全村41戶164人實現脫貧,很多年輕人又回來從事銀飾鍛制,“空心村”重新變回“銀匠村”。

      但受年初疫情影響,苗鄉“門庭冷落”,游人數量銳減,一些傳承人“顆粒無收”。這次“非遺購物節”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苗族銀匠潘仕學滿懷期待地說,貴州偏遠地區的苗族銀飾直接對接城市消費,擴大銷售渠道,增加當地傳承人的收入,給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許多貧困地區都有著豐富的非遺資源,當地老百姓依靠傳統手工藝能就地就業、增加收入。據介紹,此次“非遺購物節”從消費端發力,通過電商連接農村與城市,讓傳統手工藝產品以低成本進入城市千家萬戶,在滿足老百姓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實現非遺保護和文化扶貧的多贏局面。

      據統計,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與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地方建設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超過2000所,帶動非遺項目2200多個,培訓近18萬人,帶動50萬人就業,其中有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為了舉辦“非遺購物節”,各地又加強了對傳承人的電商知識培訓,讓不少偏遠地區的手藝人認識電商發展趨勢,了解消費市場需求,利用電商平臺從市場中獲取收入,打通了文化扶貧的“最后一米”。

      “非遺扶貧和旅游扶貧是文化領域扶貧的兩大亮點,非遺在帶動就業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李金早表示,“非遺購物節”有助于鞏固非遺扶貧成果,通過購物環節拉動非遺的制作生產,對于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群、項目保護單位、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非遺相關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都具有積極意義。

      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豐富的非遺產品、精美的圖片、精巧的搭配、精心的設計……在“非遺購物節”的統一標識下,各大電商平臺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傳統節日中的湯圓、粽子、青團等制作技藝,傳統民俗類非遺項目里的龍舟、龍頭、燈飾,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里的笛、簫、蘆笙,傳統戲曲類非遺項目里的面具、木偶、皮影,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里的中醫藥產品,以及飲食類非遺產項目里的油鹽醬醋茶……在此次“非遺購物節”中,非遺的各個門類都在電商平臺上有所呈現。這場“非遺盛宴”將讓百姓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一件件非遺產品,就像一把把打開文化之門的鑰匙,讓消費者感受手作之美和其中蘊藏的生活智慧、精神密碼,潛移默化地增加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自信。

      “消費者惠益傳承人,就是參與非遺保護;非遺保護惠益消費者,就是共享非遺保護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認為,非遺世代傳承,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銷售、網絡傳播、網上展會等各種活動已成為常態,廣大非遺人也應與時俱進,充分運用電商平臺,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和消費非遺產品,尊重傳承人的智慧和技藝,并從中感受非遺之美,享受文化滋養,汲取文化力量。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03日 10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放荡的女按摩师2| 爱情岛论坛首页永久入口|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8|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涩涩涩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三卡四卡| 国产成人www| 99re国产视频| 性欧美videos高清喷水|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zztt668.su黑料不打烊|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14萝自慰专用网站| 天天想你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杨幂最新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yy6080新视觉旧里番高清资源|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中文字幕伊人久久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玉蒲团2之玉女心经| 同桌一直在夹腿还嗯啊的叫|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性欧美xxxx|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