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正文
      分享到:

      新春走基層|狠下“繡花功夫” 鞏固脫貧成果——我國脫貧人口最多縣云南鎮雄走訪見聞

      2022-01-28 12:39:29 來源:  責任編輯:陳瑋  作者:

      地處烏蒙山區的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曾有56萬貧困人口,是我國脫貧人口最多的縣。

      脫貧以來,當地聚焦精準幫扶,狠下“繡花功夫”,通過強化監測預警、夯實兜底保障、促進轉移就業、壯大特色產業等舉措,讓脫貧群眾穩步過上幸福生活。

      緊盯“三類對象”及時監測幫扶

      “快到屋里取暖。”寒冬時節,鎮雄縣赤水源鎮螳螂村薄霧彌漫。見到來訪干部,44歲的村民饒德芳連忙招呼大家圍坐在火爐邊。

      “家里還有什么困難?”赤水源鎮副鎮長胡鳳姣問。

      饒德芳回答道:“政府和社會的幫扶,讓我們住新房、有活干,娃娃上學也不愁。”

      1月6日,鎮雄縣赤水源鎮螳螂村村民饒德芳(中)和入戶走訪的基層干部在交談。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饒德芳和丈夫都是殘疾人,她在家搞畜禽養殖,還種點苞谷、洋芋和方竹,丈夫編竹簍補貼家用,但培養孩子上學壓力大。

      村干部走訪了解后,她家被納入“三類對象”(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進行監測和幫扶。饒德芳成為村里的保潔員,家里還享受低保、防貧保險、臨時救助等政策。

      為防止返貧致貧,脫貧后,鎮雄繼續選派一批縣處級干部掛聯30個鄉鎮(街道),選派243支駐村工作隊、811名隊員駐村幫扶,8萬余名各級干部開展結對包保。

      同時,組建防返貧致貧監測預警中心,在縣直“兩不愁三保障”行業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防返貧致貧預警工作站,開展網格化監測排查。

      鎮雄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朱紹釗說,對納入監測的“三類對象”,當地根據風險類別和發展需求進行動態保障幫扶,設立精準防返貧致貧救助基金,目前惠及4691戶群眾,并為全縣農村戶籍人口購買了防貧保險。

      抓好精準服務 促進轉移就業

      在鎮雄縣文德苑社區,35歲的搬遷戶羅廷寶小有名氣。

      “線上線下訂單很多。”在社區引導幫助下,羅廷寶開了家燒烤店,生意紅火,月收入1.5萬元左右。他樂呵呵地說,女兒上學只要走幾分鐘路,老人在社區就能看病。

      通過社區“送崗上門”活動,羅廷寶的妻子朱彧乘坐“點對點”包車,到浙江一家日用品公司當管理員,月收入6000元,還有年終獎。

      1月10日,鎮雄縣文德苑社區就業幫扶工作站工作人員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記者在文德苑社區看到,社區設立就業幫扶工作站,門口廣播輪流播放招聘信息,展板上寫著公司簡介、招聘崗位、福利待遇等內容。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道興說:“脫貧不脫幫扶,我們努力為群眾推薦崗位。”

      圖為1月9日拍攝的鎮雄縣大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瞥。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作為勞務輸出大縣,鎮雄聚焦精準對接和轉移,去年邀請浙江、廣東、上海等地的96家企業來縣里設招聘站,到30個鄉鎮集鎮、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等地舉行招聘會200余場,推送崗位15.6萬余個。

      “我們通過‘政府送、支部引、企業接、中介輸、能人帶、親友幫’6種方式推進轉移就業。”鎮雄縣人社局副局長尤正元說,去年全縣66.8萬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其中低收入家庭勞動力26.5萬人。

      壯大特色產業 帶動群眾增收

      走進赤水源鎮銀廠村翁家坪村民小組,方竹成片,滿目青綠。

      近年來,鎮雄因地制宜力推竹產業。59歲的村民吳常開積極響應號召,把曾經種洋芋和苞谷的11畝地,改成種方竹。

      1月6日,鎮雄縣赤水源鎮銀廠村村民吳常開介紹自家種的方竹。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政府給我們苗木費和管護費等補貼。”老吳說,縣里的專家每年都到田間地頭給村民們做培訓,“除草、施肥、剪枝怎么干,全是實際操作指導。”

      作為生態護林員,老吳還負責對30戶群眾的400多畝方竹進行技術指導。他指著山坡信心滿滿地說:“過兩年,這里就是一片竹海。”

      在碗廠鎮農特產品產業園,竹筍加工廠多條生產線有序運轉。

      38歲的村民陳麗在廠里負責切筍花,月收入4000元,她家還種了20畝竹子。工廠負責人余芳明說,100余名員工大多是脫貧群眾,工廠還通過收筍帶動6000余戶農戶增收。

      1月13日,鎮雄縣碗廠鎮竹筍加工廠的員工在加工鮮筍。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當前,鎮雄縣重點打造竹子和生豬兩個主導產業,已培育78.5萬畝竹子,建成6個種豬擴繁場、37個生豬代養場。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肉牛、辣椒、魔芋等特色農業。

      鎮雄縣委副書記魏永翔說,產業發展助力脫貧群眾增收,讓他們的幸福生活更穩。(記者林碧鋒)

      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免费看一级黄色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 老板在办公室里揉护士的胸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av|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杂交a|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国产欧美日产中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欧美xxxx性疯狂bbbb| 国产手机在线视频放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班主任丝袜脚夹茎故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jizz国产视频|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公和我在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岛国大片在线播放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ww美色吧com| 欧美jizz18欧美|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