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一家富不算富 致富路上不能落下一個群眾”
2022-02-04 21:09:5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倒、倒、倒,好,停!” 1月28日下午,離新年除夕還有不到3天。幾輛物流車正在宋慶輝的農產品倉儲分揀中心排隊裝貨。 指揮完物流車,他從兜里掏出手機給員工打電話喊:“草莓訂單不接了,從網店撤下吧,賣完了,把西紅柿置頂在13個線上店鋪頁面?!?/p> 宋慶輝是一名轉業軍人,他與蘭州大學畢業的張鄧云和長春大學畢業的吳東偉是中學同學。2017年,他們帶著十余名大學生從北京返回河南省南樂縣谷金樓鄉后平邑村投資創業,一期投資建設了一座2000平方米的農產品倉儲分揀中心和46座溫室大棚,主要種植紅顏草莓和沙瓤西紅柿。他們利用“依禾農莊”自有品牌,先后在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平臺開設了13家店鋪,年營業額超6000萬元。 “是什么打動你們返鄉創業的?”記者問。宋慶輝說,隨著鄉村振興的發展,老家更需要有知識技能的大學生,最重要的是家鄉農業經濟基礎好,對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支持力度特別大,干事創業的氛圍非常濃厚。從倉儲中心出來,他指著不遠處的河流說:“看見了嗎,這條河叫做馬頰河,當時選址的時候我們看上了這塊地,政府二話不說,就幫著我們協調下來了,一期占地500畝,后續還將規劃500畝?!?/p> 臨近春節,草莓的銷量特別好。附近的村民宋軍排和幾個姐妹在大棚內,坐在特制的凳子上掐葉子。她說:“我56歲了,出門打工也沒人要,在這兒干活多好,也不累,還暖和,一個月能掙1800塊錢補貼家用?!?/p> 宋慶輝說,在旺季,像宋軍排大姐這樣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每天需要200多名。采用“傳統電商+社區電商+技術培訓+電商扶貧”模式,宋慶輝團隊帶動了全縣300多個體戶開設、經營網店。2021年,他們幫助其他農戶銷售農產品超過1000萬元,幫助200多位脫貧戶成為懂信息、會用網、能致富的新型農民。 鄉村振興,離不開返鄉青年大學生的技術賦能,更離不開村里面的致富帶頭人。距離宋慶輝的農產品倉儲分揀中心約15公里,有家聯富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家合作社是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的負責人趙戰秒可謂遠近聞名,他是南樂縣張果屯鄉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聯富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主打產品是西紅柿和草莓,產值突破7000萬元,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趙戰秒介紹:“我們推行的‘黨群共建、村社合一’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使周邊許多群眾受益。比如,魏變肖原本是富余農村婦女勞動力,現在種植了5座大棚西紅柿,年收入20萬左右,養活三個女兒讀大學,一個兒子讀高中?!?/p> 南樂縣正在全力打造“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宋慶輝的農業電商還是趙戰秒帶領下的合作社都在緊抓機遇,乘勢而上。 爬上合作社的房頂,趙戰秒指著遠處數百座大棚說:“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致富路上不能落下一個群眾,共同富裕才是奮斗目標?!?/p>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