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教育 貢獻力量(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2022-02-21 10:37:30? ?來源:教育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一大早,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潘曉慧就來到辦公室,為即將帶到北京的提案做最后的準備。 從2008年開始,潘曉慧已連續擔任3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每年的提案幾乎都與教育有關,今年也不例外。 “以往的資助主要靠學生自主申請,如果孩子們不主動將困難說出來,學校很難及時伸出援手。”從事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多年,潘曉慧一直掛念著家庭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并積極為完善教育救助機制建言獻策。 去年,潘曉慧跟隨全國政協調研組趕赴江蘇,走訪了救助管理站、社會兒童福利院和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等單位。回到貴州后,她又前往當地特殊教育學校進行調研。 潘曉慧發現,不僅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需要資助,邊緣戶學生和問題學生也需要幫助,“他們的家庭經濟條件不一定困難,但在學業、心理等方面面臨困難”。 “教育救助的對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如果必須像其他社會救助項目一樣公示、評議,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去年7月,在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時,潘曉慧就教育救助保障學生發展權作了發言,建議制定特殊的救助程序。 潘曉慧也十分關心教師的生活工作狀況。通過調研,潘曉慧發現,有些教師除了教學任務外,還承擔了不少無關教學的任務。她了解到,許多工作其實是在重復開展,當地政府職能部門或網格員手中就有現成的信息,只要打通共享渠道就能減輕教師的負擔。 根據收集的材料,潘曉慧提出,讓中小學教師回歸教書育人本位,減輕教師負擔,并準備將其寫成提案。 截至目前,潘曉慧帶到全國兩會上的立案提案已達50余個。去年,她呼吁縮小中西部教育差距,得到了教育部的回應。“落后地區要實現后發趕超,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潘曉慧說,“希望在自己履職的過程中,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