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科技賦能品牌崛起
2022-06-04 10:27:1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在疫情反復、芯片等核心部件供應緊張、上游原材料漲價、消費市場展現疲態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響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普遍遇冷。但比亞迪卻迎難而上,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超35萬輛,同比增長140%,問鼎乘用車企銷量榜冠軍。 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動力電池、芯片……一個個行業機會被比亞迪抓住,看似是因為趕上了風口,其實離不開比亞迪的戰略前瞻和背后的技術支撐。 作為電動車“CPU”的車規級IGBT核心技術是比亞迪半導體的核心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早在2002年就組建研發團隊,2008年收購臺資企業寧波中緯半導體,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成果鑒定,一舉打破國際巨頭在車用芯片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壟斷。 經過十余年的研發積累和新能源汽車的規?;瘧茫葋喌习雽w已成長為我國最大的IDM車規級IGBT廠商,并開創了新能源汽車IGBT國產替代的先河,累計裝車量穩居國內廠商第一,是全球首家將SiC模塊應用于汽車主電控的半導體廠商,為新能源汽車電控核心零部件的國產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實后盾。 半導體芯片的突破只是比亞迪研發成績的一部分。如今,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系統、不斷迭代的e平臺以及逐漸完善的自主產業鏈,正構建起一個環環相扣、相得益彰的技術體系堡壘,不斷提升著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借助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比亞迪堅守“一體兩翼”戰略,瞄準新能源賽道,在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兩個方向“展翼”而飛。 實力源自比亞迪持續多年在研發投入上的堅持。比亞迪秉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每年技術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在整個行業位于國內頂尖、全球前列。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為106.27億元,同比增長24.20%;研發人員數量約4.04萬人,同比增加31.52%。在此基礎上,公司形成了數量龐大的技術專利。比亞迪累計申請專利超3.4萬件,授權專利超2.3萬件,掌握超9000件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數量位居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第一位。 “這么多專利和技術積累就像養了很多魚,我們內部稱之為‘技術魚池’。市場需要什么,就一條條拿出來,應用在我們的產業和產品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 比亞迪強大的技術儲備吸引了國內外的關注,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包括豐田、奔馳、日野等主動找到比亞迪,協商技術以及項目合資合作。前期的技術積累,讓比亞迪展現出厚積薄發之勢和面對挑戰的獨有韌勁。 (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