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邊疆行】走進長白山垂直景觀帶 探尋大自然造就的生命之美
2022-06-19 16:55:17?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央視網消息:依據海拔變化,長白山依次形成了4個植物垂直分布帶,非常珍貴,通過短片了解一下。 總臺記者 陳春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這個季節到長白山能看見的奇特景致。我們現在就行進在長白山山脈,從山腳到山頂2600多米的海拔高差卻濃縮了由溫帶到極地的壯麗垂直景觀帶,并且界限非常清晰,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見的。這次我們就以針葉闊葉混交林帶為起點,來探尋大自然造就的生命之美。 進山巡護,撲面而來的蚊蟲叮咬、突然而至的降雨、腳下的濕滑對巡護員們來說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針葉闊葉混交林帶是長白山面積最廣、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一萬多公頃的紅松母樹林是針闊葉混交林帶里一座天然優良的基因庫。為了更好地守護林帶,巡護員們分成小組進行網格化管理,發現異常情況隨時進行記錄。 總臺記者 陳春曉:順著巡護路線我們已經來到了海拔1600多米的區域,這一片已經屬于針葉林帶了。樹高林密,并且樹林里非常潮濕,所以打造了一片蘚類的世界,苔蘚與杉樹相伴,讓整個林帶內充滿了生命的律動。 總臺記者 陳春曉:岳樺林帶的海拔是在1700米—2100米之間,我現在所走的這條棧道平時是對游客開放的,兩邊都是岳樺樹。我們先看看這一邊,大家看岳樺樹的根部緊緊地裹著巖石。 植物專家告訴我們岳樺樹生長在強風暴雪土層薄弱的惡劣環境中,可以說,一棵棵岳樺樹是用生命勾勒出了高山美麗樹線。 總臺記者 陳春曉:跟隨巡護員我們來到了垂直景觀帶最頂層的高山苔原帶,這里的海拔超過了2300米。 雖然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毛氈杜鵑已經開出紫紅色的小花,鈍葉瓦松、圓葉柳、苔蘚、地衣等植物使出渾身解數生長繁衍,組成了地毯般的廣闊苔原,完成生命的傳承。在高山苔原帶,巡護員徐秋林這一組主要巡查黑風口路線。 從山腳到山頂,由溫帶到寒帶,整個植被演替的過程濃縮在一山之中,所有近乎自然本色,與季節輪回交相輝映,經歷了歲月雕琢,奏響生命多彩的樂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