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種好菜園子 豐富菜籃子(新春走基層·鄉村振興一線見聞)
2023-01-25 12:22:3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本報記者 劉曉宇 細雨涼風,山間濃霧驟起,不一會兒就將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鵝鼻村種植戶黃學快的農房籠罩。屋邊,30畝綠油油的蘿卜纓泛起霜白,屋角堆放的包裝箱上,隱約可見“鵝鼻蘿卜”幾個大字。 “2022年鵝鼻蘿卜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價格也漲了不少。”剛剛裝完一車蘿卜的黃學快,額頭還沁著汗珠。 “這里雨水多霧氣多,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多種礦物質,長出的白蘿卜,水嫩又營養。”上門收購的一家生鮮配送平臺負責人謝揚霞說。 然而,擁有12年種植經驗的黃學快一度煩惱不少:市場上規模化種植的蘿卜價廉物美,自家產品銷路不暢,“耕作費時費力,成本下不來;又沒有打出品牌,價格上不去。” 從2021年開始,宦溪鎮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鼓勵種植大戶流轉承包土地開展特色農業規模化經營。 “從加強田間基礎設施入手,首先解決農戶‘不能種’的問題。”晉安區副區長、宦溪鎮黨委書記呂立邦介紹,鎮里一家國企負責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同時與農戶簽訂包銷合同,推出“國企牽頭+專業種植+品牌運作+平臺銷售”模式。 農機路通了,噴灌設備流出了汩汩山泉,黃學快的種植規模從5畝拓展到了30畝,全鎮鵝鼻蘿卜種植規模超過1000畝。 鵝鼻蘿卜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后,銷售商一撥又一撥來到黃學快的地里考察。等到蘿卜上市,貨車一輛接著一輛開到地頭,網上生鮮平臺上架了鵝鼻蘿卜凈菜,供不應求。 說話間,又一輛貨車停在了門口,黃學快往屋角的包裝箱走去,“春節旺季,光謝揚霞一家生鮮平臺每天就要1000斤,出貨價每斤能有2元多。” 轉眼雨停,屋外一聲喊——“老黃,‘漢白玉’品種蘿卜不宜久放,可得及時收儲啊。”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所長陳秀娟帶著幾個農林專業的學生來到這里。 拎起一根胳膊粗細的蘿卜,測量、稱重、細數留疤數量,陳秀娟看得認真:“2022年開始,我們所和宦溪鎮搭建合作關系,這里就是我們的育種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 “自打陳老師來這里指導,蘿卜種得更精細,畝產增了兩成多。”黃學快說。 截至2022年底,宦溪鎮特色農業產值近5億元。呂立邦說:“我們還推出恩頂地瓜、晉安佛手瓜等數個特色農產品,直供福州市民餐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