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前行向未來——全國兩會傳遞信心凝聚力量
2024-03-05 08:51:27?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春風浩蕩,中國開啟“兩會時間”。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正奮進在新征程上,共同書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篇章。 人民大會堂莊嚴雄偉,代表委員們意氣風發,全國兩會奏響“進”的主旋律,傳遞出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堅定信心,凝聚起斗志昂揚、奮發有為的強大力量。 高舉旗幟,矢志復興偉業 走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國兩會的召開意義重大。 回望202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壯闊征程,砥柱中流。 “這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來之不易。我們在大考中能夠不斷增強信心和底氣,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遵義市市長黃偉說。 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對諸多挑戰,更出現新的機遇。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沖突多點爆發,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 從國內看,社會預期逐步改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政策空間仍然較足,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集聚增多。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陳增敬說:“總體上,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這次全國兩會將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把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到黨中央確定的戰略部署上來,為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提供‘施工圖’。” 謀篇布局,綱舉目張。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總結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五個必須”規律性認識,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今年以來,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到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圍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黨中央接連作出新部署新要求。 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掌握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建設數字孿生系統……代表委員紛紛帶來各自領域實現創新突破的消息。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能源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全國人大代表、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認為,通過布局大數據、云計算、類腦智能、氫能和儲能等產業,我們將塑造競爭新優勢,搶占未來制高點,贏得發展主動權。 代表委員們表示,全國兩會通過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戰略部署,將進一步推動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滿腔熱忱地投入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來。 真抓實干,再創嶄新業績 實施“十四五”規劃進入第四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對如期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至關重要。 全國兩會開幕前夕,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會議指出,要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起跑決定后程,開年關乎全年。 一處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現場熱火朝天,一項項科技前沿領域攻關快馬加鞭,一條條動能充沛的新賽道活力迸發……各地的人們以龍騰虎躍的干勁走進這個進取的春天。 實現“進”,改革開放是強大推動力。 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主要任務是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在調研中發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存在“搶跑道”現象,項目和產業同質化競爭問題比較突出。他建議,通過機制改革,強化創新協同和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合作。 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財稅體制改革,從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到完善托育服務體系……代表委員帶來一系列事關改革的建議、提案,希望下一步改革能夠集中解決最關鍵、最迫切的問題。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廣西要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要增強內外聯動,構建更有活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新春伊始,中央層面支持廣西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若干措施正式落地。 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韋朝暉說:“我們要充分利用沿邊臨港地區獨特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強化與東盟國家產供鏈深度協同、融合發展,培育對外貿易新動能,拓展投資合作新空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進”,加快發展是堅實支撐力。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顯示,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等指標滯后預期。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應對這些挑戰,出路就是大力發展新能源。 補短板強弱項,事關發展全局。 “目前,全省電網清潔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實現雙過半,今后我們將在緩解新能源消納壓力、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上繼續發力。”全國政協委員、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前途說。 代表委員們表示,今年謀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既立足全年,也著眼“十四五”,統籌考慮、做好銜接,埋頭苦干、善作善成,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團結奮進,開創美好未來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集裝箱碼頭,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繁忙穿梭。這個被列入“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程,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作業。 如今,全國人大代表成衛東由港口“拖車王”轉型為人工智能“訓練師”。他說:“我有幸參與這項工程建設,見證了傳統港口走向現代化、智能化,對未來港口的發展滿懷期待。” 信心,在共識中凝結。 全國人大代表吳豐禮是一名扎根制造業的“80后”創業者,始終聚焦智能裝備領域。他牢牢記得,去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 “制造業轉型升級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但堅持必有收獲。當選代表以來,我一直呼吁推進國產工業母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吳豐禮說,可以預見,全國兩會將針對制造業發展提出新舉措,讓強國之基更加牢固。 從航天強國到交通強國,從教育強國到科技強國……一系列強國目標建設如何持續發力,全國兩會將釋放的政策信號備受關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高質量發展,瞄準的都是強國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市長蔣文定表示,只要我們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千方百計促發展,就一定能夠到達民族復興的彼岸。 力量,在團結中升騰。 從征集網民建言,到基層立法聯系點直接收集基層意見,再到來自農村、工廠、社區的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全國兩會是聚焦民生、彰顯民主的平臺。 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走過西藏、甘肅、貴州等14個省區市,走訪不同類型學校,傾聽師生對教育問題的所思所盼。 “大會期間,我將道實情、出實招,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讓‘百姓所盼’與‘黨和政府所為’同頻共振。”劉希婭說。 代表委員們表示,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過程中,全國兩會一定會匯聚起踔厲奮發的強大合力。 春潮澎湃,萬象更新。 全國兩會發出高舉旗幟、真抓實干、團結奮進的強音,鼓舞億萬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乘勢而上,頑強奮斗,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