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看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24-04-22 19:34: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雨文 我來說兩句 |
南通博物苑位于風光秀美的濠河之濱,系張謇于1905年創辦,是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4月21日,“文化中國行”來到南通博物苑,專訪了南通博物苑書記、主任杜嘉樂,深入了解這座博物館的特色。 為何取名“苑”而不是“館”? 說到名字,南通博物苑為何是“苑”而非“館”呢?杜嘉樂介紹,“苑”有園林、園囿的含義,還寓意科學文化薈萃之地。與一般博物館不同,南通博物苑不僅有室內展館,還有室外園林,開創了中國博物館建設“館園一體,中西結合”的先例。 初看南通博物苑,綠樹成蔭,鮮花爛漫,像個花園。再看,南通博物苑是植物園、動物園,又有科技館、天文館、自然館等一系列展館,很難用現代意義上的博物館去詮釋。“它形成了一個室內室外互動展示的格局,一個‘苑’字道出了其特色。”杜嘉樂說。 南通博物苑的“鎮館之寶”都有啥? 談及南通博物苑的“鎮館之寶”都有什么?杜嘉樂說,不得不提的就是這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作為目前越窯青瓷中皮囊式壺的孤品,同時又是罕見的秘色瓷,它從出土時就受到人們的珍視,歷經國內古陶瓷專家的鑒賞,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除了越窯青瓷皮囊式壺,在杜嘉樂心中還有一件文物非常珍貴,就是張謇手寫“博物苑”三個字的匾額。 杜嘉樂介紹,南通博物苑通過挖掘歷史文化、創新展覽形式,凸顯其獨特性,為觀眾提供深入體驗傳統文化的場所。如今,博物苑新老建筑相融,文化氛圍濃厚,園林環境優雅,成為親近科學、接受文化熏陶的佳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