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進行時)從外國人來華支付便利化看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4-07-03 09:32: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從外國人來華支付便利化看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新社記者 夏賓 提升外籍人士在華支付便利度的又一項舉措近期正式落地。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推動下,維薩、萬事達會同境內收單機構降低商戶受理外卡手續費。過去,外卡費率較高,境內商戶不愿支付高額的跨境刷卡手續費,這一政策紅利將減輕商戶負擔,優化外卡支付基礎設施,讓外國人支付更“絲滑”。 近期,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擴大,外籍游客來華熱情不斷升溫,“ChinaTravel”成了海外社交平臺的熱詞,發布中國游視頻的外國博主們的共同感受之一就是支付更便利了。 漫步在西安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面對精致的唐風飾品,俄羅斯留學生李伊雅一邊詢價,一邊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寶頁面。 “支付便利是我在這里生活最大的感受。許多景點既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微信綁定俄羅斯銀行卡,也可使用VISA、MasterCard等境外銀行卡直接支付。”李伊雅的支付體驗與中國人幾乎無差。 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課題組基于對103個國家714位外國旅客的最新調研顯示,86%有過來華旅行經歷的外國旅客認為在華支付體驗更便捷了,大部分體驗過中國移動支付。 “外國人在華支付體驗正在持續改善,這也反映了中國的高水平開放,開放有制度安排、國際合作、跨國訂單,但最基礎、最根本的還是要人與人的來往交流,瞄準支付這件小事就是從細微處入手,展現了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溫度。”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長金李對中新社記者說。 應看到,中國支付清算事業過去十多年發展迅速。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央行始終致力于支付清算網絡的建設和完善,以幾乎一年一個系統的“中國速度”推動系統建設,移動支付也已成為新時代的一張“中國名片”。 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中國央行支付清算系統處理業務219億筆,金額66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為十年前的11.6倍和3.6倍。2023年,中國央行支付清算系統處理業務的金額已經達到8986.4萬億元,而中國消費者的支付方式逐漸從現金、刷卡等向移動支付等新形態轉變,移動支付普及率超86%。 在此背景下,如何讓外國人在中國特有的支付環境下,享有更便利體驗?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對外公布,滿足外籍來華人員多樣化支付服務需求是其中重要內容。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央行分別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浙江、江蘇、成都、西安等地召開優化支付服務推進會,共同推動優化支付服務工作。中國央行副行長張青松介紹稱,為破解支付難題確立了“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解決方案。 “大額刷卡”是完善境外銀行卡受理環境;“小額掃碼”是豐富移動支付產品供給,如推出“外卡內綁”“外包內用”、云閃付旅行通卡等產品,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現金兜底”是改善現鈔使用環境,提升支持外卡取現的ATM覆蓋率,持續開展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 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數據顯示,在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方面,2024年4月,POS機外卡交易筆數和金額較2月均翻番;超過200萬入境人士使用移動支付,交易筆數和金額較2月增長均超80%。商業銀行現金服務持續優化,現金兜底作用基本實現。 萬事達卡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常青向中新社記者透露,現在,全世界30多億張萬事達卡都可以到中國來綁定支付寶、微信兩大錢包,然后用二維碼掃碼來進行支付,能在全國數千家商戶消費,萬事達卡的外卡內綁交易的金額也有顯著提高。 有觀點認為,解決外國人在中國的支付問題,既要有制度方面的安排,也要有技術層面的建設,在政府提倡和引導的同時要尊重市場主體。 金李則建議,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更多系統性措施,形成合力,更好滿足外國游客需求,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