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今日中秋,和古人來個“千年共月餅”
2024-09-17 09:4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中秋節到了 唐代人申請 交換一張月餅的圖片 唐代人吃的月餅啥餡兒? 舉頭望明月 低頭吃月餅 可能是你和唐代人 在中秋節會同頻做的事 這塊寶相花月餅 出土于新疆吐魯番 是目前僅有的一件 唐代月餅式食物文物 外觀以八瓣蓮花紋為中心 每個蓮瓣間是T字紋 中間包裹住一個圓形寶珠 外圍飾有一圈聯珠紋 再往外,飾菊瓣紋 如此多的紋樣 組合在一起 便成了代表富貴吉祥、圣潔美好的 寶相花紋 這塊月餅以小麥粉為原料 經模壓烘烤制成 你問它是啥餡兒的? 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 因為該月餅非常珍貴 無法破壞性取樣 所以,至今仍然不知道 里面是什么餡兒 專家根據同時出土的文物推測 餡兒中應當含有 棗子、核桃、葡萄和其他果仁 什么“防腐劑”能讓月餅 “保鮮”這么久? 剛才說到 寶相花月餅出土于吐魯番 當地氣候干旱、降雨較少 可以使水分迅速蒸發 而不至于變質 這就使得大量的文物 尤其是食品 像“吃了千年防腐劑”一樣 得以保存至今 這不,和月餅一同出土的 還有餃子、千層酥、春卷等 各類花式點心 △點擊查看:文博日歷丨今日冬至,“嘗”一口千年前的唐餃→ 這些點心的出土 再現了新疆地區先民的飲食構成 證實了唐代吐魯番居民的飲食生活 已極為豐富 月餅里的中國文化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 但直至南宋時期 才出現“月餅”這一稱謂 甚至此“月餅”非彼月餅 不特指中秋節俗食物 而只是普通點心里的一種 隨時隨地都吃得到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卷十六記載:“《葷素從食店》”不僅有“芙蓉餅、菊花餅、月餅、梅花餅”,還提道:“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 直至明代 才有明確記載 月餅寓意團圓之義的文獻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馀》提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 這也被認為是 月餅被稱為團圓餅的最早溯源 至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才有了完整的文化意義 《文博日歷》祝您 中秋節快樂! 評論區和我們嘮嘮 您吃的月餅啥餡兒的?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畢磊 文案丨毛玥尹 視覺丨林琦 記者丨劉藝萱 技術丨蔡子旭 審校丨朱冬梅 統籌丨劉瑩 田昊原 特別鳴謝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總臺新疆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