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美國在關稅問題上持續釋放混亂信號,不僅傷及自身,更招致多國強硬回擊。美國加碼施壓正在產生哪些破壞性影響?來看相關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美國以“關稅施壓”強化影響力
美國加碼“關稅施壓”策略,以經濟手段強化美國影響力,并迫使貿易伙伴在多項政治議題上讓步。美國總統以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受審為由,威脅將對進口自巴西的產品征收50%的關稅。這標志著他將懲罰性關稅用于與貿易無關的事務。巴西總統表示美國的做法是干涉巴西內政。美國將經濟工具變成政治施壓的籌碼,不僅對巴西不公,也將推高美國自身供應鏈成本。
英國廣播公司:美關稅攻勢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
本周美國“群發”關稅通知,其中很大一部分國家位于亞洲,許多國家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中心。專家表示,特朗普選擇將關稅通知放到網上,這種做法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單方面告知”的姿態很可能適得其反,進一步壓縮合作空間。各國需要時間來消化美國的要求,但從內容來看,要求并不清晰。日本首相石破茂形容美國最新的關稅威脅“令人深感遺憾”。
加拿大廣播公司:激發加拿大國內反美情緒
美國總統已宣布,從8月1日起,對從加拿大進口產品征收35%的關稅。他對加拿大先前的反擊表達不滿,稱對方“非但沒有跟美國合作,反而施加關稅報復”。文章稱,貿易戰正加劇加拿大民眾的反美情緒,許多消費者承諾長期抵制美國商品、拒絕前往美國旅游,以表達憤怒。加拿大總理此前暗示,加拿大比美國更可靠。美式威脅摧毀的不僅是貿易關系,更是信任和合作的基礎。
美國《紐約時報》:美國難逃關稅沖擊
美國需要解決多行業供需失衡的問題,但關稅終究是一種粗暴的工具。無論關稅最終有多高,征收的后果都將不可避免地逐級轉嫁,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巨大的不確定性導致美聯儲陷入觀望狀態。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警告,美國關稅政策將對通脹產生“持續影響”,圍繞何時降息的分歧日益加劇。分析稱,如果出現糟糕的經濟數據,美國總統很可能把責任推給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