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海蘭江畔稻花香 農文旅結合傳四方
2025-07-23 13:32:19?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本報記者 車輝 彭冰 柳姍姍 陳驍 《工人日報》(2025年07月23日 01版) “紅太陽照邊疆……海蘭江畔稻花香……”這首誕生于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歌曲《紅太陽照邊疆》傳遍大江南北的同時,也讓吉林延邊的稻米和特色農業生態景色,深深印刻在全國人民的腦海中。 近年來,吉林立足本省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資源,努力打造物美民豐鄉村振興的“金色吉林”,孕育出“農業+文旅”的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延邊和龍光東村,風吹稻浪,良田千頃。稻田纜車緩緩在麥浪上行駛,小火車在田間穿行,稻田如畫…… 站在田埂上,中國一汽駐光東村第一書記時彥鵬告訴參加“活力中國調研行”吉林主題采訪團的記者:“光東村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大米品牌企業,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同時通過民宿觀光和農業旅游來增加光東村大米的品牌價值。” 旅拍隨處可見,小紅書抖音博主紛紛打卡分享……吉林特色民俗旅游熱度高居不下,火遍了大江南北。 和光東村一樣,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也是網紅打卡地。這個中、俄、朝三國交界的朝鮮族村落,如今繁花錦簇、路面整潔,“東方第一村”牌樓矗立在村口,飛檐翹角的朝鮮族傳統民宿各有特色,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直通農家。 “過去村民們靠打工過活,現在發展旅游,在家門口就能掙錢!”90后防川村黨支部書記金雄說,每年這里接待大量游客,村民可以把房子交給旅游公司運營成特色民宿分紅,同時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 除了民俗農業旅游,吉林省特有的自然資源,孕育了大量極富特色的產業。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人參——長白山人參全國聞名。近年來吉林省加大了對人參特色產業的扶持,已成為一項促進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一場小雨后,在吉林市永吉縣博大農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大農科)車間外的樹木下,林下參露出的綠葉顯得更加鮮綠,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博大農科在此打造以“長白山人參”品牌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生產研發基地,圍繞人參產業布局,建成了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的長白山人參云工廠。在這里,人參產品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加工,機器可以進行流水線作業,每道工序有條不紊,既有機器的效率也有人工的精細。 在人參加工廠房,記者聞到濃郁的人參味道。在展廳,各類人參產品琳瑯滿目,有人參雞湯、人參速食片、人參巧克力和口服軟飲等。 這個招商引資來的項目,已帶動當地1350余農戶就業,直接勞動用工費用支出近200萬元。2024年實現產值2億元,同比增長513%。 走上流水線進行數字化加工的特色農產品不止人參。位于長白山東麓的延邊汪清縣,是中國著名的木耳之鄉,汪清黑木耳也開始了數字化之旅。 汪清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永芳從青島返鄉創業。她和丈夫高曠將數字化技術運用到菌包生產這一關鍵環節,成功研發出一條從拌料、裝袋、滅菌到培養全程自動化的菌包加工生產線,實現可日產黑木耳三級菌棒15萬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通過多次反復試驗、比對、檢測,我們已成功采集并整理出了一套黑木耳菌包加工各個生產環節的標準數據值,比如拌料時小料配比達到多少菌包營養最充足,裝袋時菌袋規格達到多少菌包生長最充分,培養時溫度、濕度達到多少雜菌率最低,等等,這些數據的采集和智能化應用,不僅提高了黑木耳產品的品質,還為菌包生產線批量推廣復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孫永芳說,產品通過與盒馬等平臺的合作,高標準生產增加質量和附加值,最終走到了全國各地超市的貨架和市民的餐桌上。 除了綠水青山的生態農業資源,吉林省還充分挖掘當地紅色資源,促進研學等紅色旅游。 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擁有豐富的抗聯故事,遼沈戰役三下江南的戰斗也起源于此。 “九臺熱面配燒烤,山野菜包子味道好?!庇酶挥刑厣臇|北話,馬鞍山村黨總支書記趙世龍介紹著村里的農特產品,逗笑了聽眾。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和別致的風景,這里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趙世龍說,“閑房變客房、農民變老板、無業變就業——這就是我們的‘三變’創業密碼?!?/p> 如今,一條以302國道等交通干線為軸,深度整合生態農業與文化的“黃金走廊”,正在長吉接合片區加速成形。 當傳統農業邂逅現代文旅,當生態資源碰撞數字智慧,吉林省特色“農業+文旅”的鄉村振興之路,正翻涌出無窮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