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首頁> 黨政網群> 百花文藝 > 正文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2018-10-08 16:31:29??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9月30日上午十點,由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龍泉驛區文體廣新和旅游局、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主辦,龍泉驛區洛帶鎮人民政府、成都洛帶華僑城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我心歸處·洛帶為安”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正式啟幕,千年客家古鎮迎來又一次文化盛事。張紀中、魏明倫、邱笑秋等文化名人現場出席,200余人參與到活動中。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上,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落戶洛帶,“對話客家名人講堂”等四大主題活動,讓客家風情之花在千年古洛帶“盛放”。

      客家山歌唱響開幕式

      名家講述客家文化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在江西龍南、江西瑞金、深圳山歌隊三支知名客家山歌隊演唱的《過山溜》中拉開帷幕。古老的客家土樓內,再次響起客家動人的旋律。圍樓三樓,身穿客家傳統服飾的男歌手,滿含深情將這首客家人上山過坡的經典曲目演繹。

      三樓男歌手的聲音尚在圍樓廊道回蕩,二樓十余位女歌手的歌聲又接連響起,一首反映客家人追求愛情的山歌再次吸引觀眾的注意。

      一張座椅,三次講座,著名劇作家、雜文家、辭賦家魏明倫在現場作《我之客家觀》主題演講,成為活動又一“爆點”。魏明倫用生動的語言將“巴蜀鬼才”心中的客家人、客家文化娓娓道來。

      下午三點開場的“對話客家名人講堂”則由著名導演、制片人張紀中開講,在題為《影視讓生活更美好》的演講中,他以灑脫飄逸的個人風格,把客家文化與影視文化結合在一起,向人們講述了一個有生命的客家故事。

      非遺傳承人現場獻藝

      耕讀文化精彩展演

      上午十點半,客家擂茶非遺傳承人張漢秋,拿起傳統的磨茶擂棒,開始有節奏地旋轉擂動,一片片茶葉便變成細細的粉末,手工研磨的傳統技藝在他手中,古風盎然。

      擂茶是客家人的傳統食俗,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在客家人聚居區十分流行。將茶葉磨成茶粉,加入芝麻、花生、綠豆等配料,沖泡出來就是一碗別具風味的擂茶。

      張漢秋現場制作的擂茶,翠綠清香,如清波微瀾。“黃金周”期間前往洛帶的游客,也可以在客家圍樓內,感受這中國最古老的茶道魅力。

      千年來,客家人以“耕讀傳家”為代代傳承的根本,開幕式上,著名主持人陳岳叔叔攜30名天真孩童重現客家耕讀場景。隨后的兩天中,還將進行國學吟誦、朗誦詩歌、習武術、學剪紙、彈古琴等體驗活動。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落戶洛帶

      精彩活動點燃“黃金周”

      上午十一點,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式現場傳來好消息,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松與洛帶華僑城負責人一道,為洛帶客家博客樓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揭牌,標志著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洛帶正式落戶。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牽手華僑城,落戶客家博客樓,這既是文化央企華僑城社會擔當的體現,也是龍泉東山客家文化研究新的開始。

      名人大咖齊聚的開幕式盛大奪目,由此開啟的本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更是精彩紛呈。在整個“十一”黃金周期間,講堂書會、山歌茶舞、客家舞龍等傳統活動將再現客家獨有的魅力風情,點燃整個蓉城的客家文化熱情,麥浪藝術季、鮮花集市也將助力活動點燃“黃金周”。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王祥龍田雪皎 本版攝影劉陳平

      張紀中:打造小鎮應深挖文化精神

      9月30日,“我心歸處·洛帶為安”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正式開幕,張紀中、魏明倫、邱笑秋等文化大咖云集。來到洛帶,張紀中有一種親切感,“雖然說是‘客家’,但她是漢族一脈,特別親切。尤其坐在圍樓,有安全感。客家是特殊的族群,客家文化振奮精神,她反映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是中國的文化,今天更需要這種傳統文化的力量。”

      張紀中愿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一直拍攝歷史劇、武俠劇的他,在全國建了17座影視城。走進洛帶古鎮,他像是“走進一種安詳,一種古樸舒適的感覺,走在街道上,有種寧靜。”他表示,希望自己的下部戲能來洛帶取景。

      當天下午,張紀中在“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暨對話客家·名人講堂”上開講。他以《影視文化與客家文化淵源流長》為題,與主持人展開對話,分享他對洛帶古鎮的感受和對客家文化的理解。“洛帶是客家文化第一鎮!我在洛帶古鎮瀏覽一圈,走過街道,給我一種很奇異的感覺,是古又不是古,帶有古意又有現今的建筑。這里客家人聚集,民俗風情濃厚,語言古雅,美食美景獨特。小鎮要深挖文化精神,并在深挖當中,把文化的精華創造性地表達出來。打造具有強勁生命力的古鎮,應該吸取洛帶古鎮這樣的元素。”

      談及客家文化,張紀中坦言,“她傳承了中國文化基因。幾百年來,客家人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客家建筑,如住宅、村落、祠堂、廟宇以及相關選址和朝向等各方面都體現天地合一的傳統宇宙觀。”他強調,“客家人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祖宗崇拜觀念,祠堂祭祖,宗族互助。族源觀念延伸為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有著反抗侵略壓迫的革命精神。有超強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勤儉自強自律的精神滲透在客家人為人處世、立身持家中,堅強的信念意志和體魄、戰勝困難的堅毅精神讓他們有著很強的生存競爭力。”越是了解客家文化,張紀中越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喚起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大的尊敬。”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荀超

      魏明倫:客家人是“華人中之人杰”

      9月30日,著名劇作家、雜文家魏明倫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自己與洛帶、與客家文化早有淵源,“我多次到洛帶,自己雖不是客家人,但對客家、客家人非常仰慕,因此對客家文化有所研究,有所了解。”8年前,魏明倫還應邀為洛帶博客小鎮創作了一篇碑文《客家賦》。

      開幕式后,魏明倫在“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暨對話客家·名人講堂”上開講。他以《我之客家觀》為題,與主持人展開對話,講述他對客家文化的理解和研究。在他看來,客家是“特殊民系,優秀群族”。西方學者認為客家人是“牛乳中之乳酪”,他則稱其為“華人中之人杰”。“西方猶太人是上帝選民,東方客家是衣冠士族。”經過幾次移民潮的客家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落地生根,漢族融畬族;拓土開基,他鄉即故鄉。”

      此次對話就在客家圍樓,魏明倫稱這種圓形結構正是客家人團圓、團結的體現,“沒有高低貴賤,體現了一種平等。圍樓無頭無尾無始無終,這些優點,都屬于我們人性的美。客家人人性可嘉,陋習較少。比如客家女舊時絕不纏小腳,無三寸金蓮陋習。”他還列舉了古今名人,“正氣文天祥,忠魂袁崇煥,熱血劉光第,烈焰彭家珍”,以及郭沫若、陳寅恪等,力證客家人才井噴現象。最后,他以客家最大特點——“有海水處必有華裔,有華裔處必有客家。縱橫八十國,累集一億人”結束對話,贏得現場觀眾及來自全國各地客家人的熱烈掌聲。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上,魏明倫還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張紀中,“十幾年前,我們‘華山論劍’時見過。”再次相見,兩位老友相談甚歡,張紀中還專門為魏明倫題字祝福:“昨日華山論劍,今朝再逢洛帶,祝魏大師健康。”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訪談

       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劉澤雙:

      洛帶客家文化節是傳承新載體

      9月30日,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上,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劉澤雙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客家人波瀾壯闊的遷徙歷史,為文藝創作留下了豐富的素材,洛帶客家文化也將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貢獻力量。洛帶客家文化節的舉辦,是客家文化傳承的一個新載體。

      劉澤雙說,首屆洛帶文化節有寬度也有厚度,有全國客家人聚居地的文藝代表參加,也邀請了國際友人出席。客家文化節有客家傳統文化展示,也有與現代藝術的碰撞,非常有利于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新。

      洛帶華僑城總經理助理、新聞發言人黃艷紅:

      讓藝術家在中國藝庫續寫精彩

      作為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的主辦方之一,洛帶華僑城總經理助理、新聞發言人黃艷紅說,在國內成功打造多個文化主題小鎮后,華僑城瞄準了成都洛帶古鎮,瞄準了這里的客家文化,并在這里打造中國藝庫,邀請眾多藝術家入住,讓文創與古鎮碰撞出精彩。

      華僑城落子洛帶,率先響應成都“東進”戰略,為千年客家古鎮開啟了騰飛的巨大引擎。洛帶華僑城以客家文化為核心,依托當地優質生態資源、鮮明的地域特色,秉承生態東進、文化東進、文創東進和生活東進的理念,傾力打造洛帶客家文化旅游生態區。

      “我們梳理了客家文化,挖掘客家非遺文化。”黃艷紅說,文創激活了千年古鎮的文化基因,讓這座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古鎮充滿了魅力,游客到達十分方便。

      國家一級美術師、客家畫家邱笑秋:

      客家話是唐代“普通話”

      9月3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客家畫家邱笑秋親臨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式。邱笑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客家話是唐代“普通話”,對研究漢唐語言文化有重要意義,在洛帶,聽到客家年輕人還在說客家話,他感到非常欣慰。

      邱笑秋說,客家語言、建筑、民歌等是客家文化的標志。客家年輕人仍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客家語言,“也側面反映出洛帶在客家語言保留、傳承上做得很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田雪皎 王祥龍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100| 黄色黄色一级片|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A级毛视频|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aaaa级毛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日韩一级黄色片|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路01|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免费下载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av毛片在线看|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 国内精品影院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日本乱理伦电影在线|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欧美在线色视频|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黄色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