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首頁> 黨政網群> 百花文藝 > 正文

      作品回顧:金庸小說在內地:從“毒草”到名著

      2018-10-31 14:55:36??來源:南昌晚報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金庸小說在內地:從“毒草”到名著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金庸先生被普遍認為是讀者最多的華語作家,其生前共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其中14部被總結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雖然金庸先生已經封筆多年,但他的小說仍然廣有讀者。然而內地讀者能夠閱讀正版《金庸作品集》,不過是最近20來年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前,金庸武俠小說一直與“難登大雅之堂的地攤文學”等負面評價為伍。

      20世紀50-70年代

      金庸武俠小說

      在內地禁絕

      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門類在內地被禁讀,金庸的小說沒有在內地出版。

      金庸的首部武俠小說是創作于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當時是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1959年金庸創辦了《明報》,自此他的小說皆由《明報》連載,直至1972年連載完《鹿鼎記》后宣布封筆。

      在《明報》創立之初的十幾年里,一直被視為右派報紙。當時金庸每天以查良鏞的本名在《明報》一版寫時評,以金庸的筆名在三版寫武俠小說。時評在涉及內地時多有批評。

      “文革”開始后,《明報》曾開辟“北望神州”專版。對于彭德懷、鄧小平等,《明報》不斷表態支持。金庸本人曾親自撰文稱鄧小平是郭靖般的英雄人物。

      20世紀80年代

      盜版金庸小說

      在內地流行

      1981年,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并稱“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此后,十幾家內地出版社在未取得作者授權的情況下,出版了幾十種金庸作品。

      1973年3月,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不久,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武俠小說,對其愛不釋手。

      1981年,鄧小平決定通過金庸向海內外傳遞中央新的對臺工作思路。鄧小平認為:金庸在華人世界有號召力,在海外有忠厚正直的好名聲,臺灣地區對他也有好感。

      金庸在受到鄧小平接見后,從香港給鄧小平寄了一套《金庸小說全集》。也就是在鄧小平會見金庸后不久,金庸武俠小說在內地“開禁”,并很快成為暢銷書。

      整個20世紀80年代,除了一家出版社的《書劍恩仇錄》外,其他讓青少年在租書攤前如癡如醉的金庸武俠小說,皆為盜版。

      1994年

      內地第一套

      正版金庸作品集

      問世

      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無線版《射雕英雄傳》在內地熱播,金庸正式成為內地老百姓熟知的人物。1991年,金庸將全部15部作品授權給三聯書店,1994年正式出版的三聯版《金庸作品集》是內地第一套正版金庸武俠小說全集。

      內地的大多數讀者,知道郭靖、黃蓉、翁美玲的名字在前,知道金庸的名字在后。

      與金庸劇熱播不相匹配的,是社會對金庸武俠小說的評價。在83版《射雕英雄傳》熱播的時候,《新聞聯播》曾以金庸武俠小說為例,痛陳武俠小說“泛濫”。彼時的輿論環境中,武俠小說有一個罪名,即對青少年有“毒害作用”。

      金庸武俠小說能在內地順利出版,起到關鍵作用的人是三聯書店前總經理沈昌文。早在1988年,他就經由羅孚先生牽線,到香港拜訪過金庸,商討小說出版事宜。

      回到北京后,沈昌文給上級主管部門打了報告,獲得批準。1991年雙方簽訂10年出版合同。1994年5月,三聯書店正式推出了36冊一套的金庸作品集。此時距離金庸封筆已有22年的時間。

      2000年

      央視投資拍攝金庸劇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北大中文系多位教授為主的評論家們“力挺”金庸,為金庸武俠小說被官方媒體接納鋪平了道路。

      1995年,由北師大博士王一川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小說卷》中,金庸位列20世紀文學家排行榜第四位,僅次于魯迅、沈從文、巴金,高于老舍、茅盾等名垂文學史的大家。當時的人們還習慣于把金庸與瓊瑤、鄧麗君并列為俗文化的代表,所以此排名一出,立即引起了學界和民間的巨大爭議。

      在這場爭論中,北大中文系的幾位教授旗幟鮮明地支持金庸。1994年10月25日,北大授予金庸名譽教授。嚴家炎教授稱“如果說‘五四’文學革命使小說由受人輕視的‘閑書’登上文學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藝術實踐又使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文學的宮殿。”

      經過幾年的討論,主流媒體基本認可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央視投拍《笑傲江湖》,可以作為主流社會認可的一個標志。1999年,金庸以1元錢的象征價格將《笑傲江湖》的版權賣給了央視,并于2000年開始拍攝。這部劇也拉開了一系列央視版金庸劇的序幕。

      2004年

      金庸小說入選

      高中語文課本

      如果說北大中文系教授們對金庸的夸贊,尚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團體對一位作家的偏愛,那么金庸出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則基本可視為學界對他的普遍承認。

      1999年3月,金庸受邀出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并擔任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自此,金庸正式得到了南北名校(北大、浙大),文史兩方(中文系夸贊,歷史系聘用)的認可。

      事后回看,浙大當初的舉動難逃吸引眼球之嫌。金庸在治學上的不足迅速暴露了出來,他也在2004年辭去浙大教職。

      可能是浙大的這段經歷刺激了金庸。從浙大辭職后,他遠赴英國,分別于2006年和2010年拿到了劍橋大學中國歷史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學(必修)語文讀本第四冊的目錄上,出現了《天龍八部》的節選篇章,與王度廬的《臥虎藏龍》共同組成“神奇武俠”單元。

      從不登大雅之堂到登上高中課本,從禁區“毒草”到文學經典,金庸武俠小說的波折際遇,也許將會與他的作品本身,一起載入中國的文學史冊。

      作品點睛

      《鹿鼎記》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封刀之作,也是他終結大武俠時代的作品。很多人把這部書排在金庸作品的第一名。這部書的主要情節講的不是武林中的事情,而大多是國家大事,如擒鰲拜、平吳三桂、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等。主人公韋小寶不會武功,也不是大俠,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混混,混成了鹿鼎公。小說沒有講什么門派爭斗,也沒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俠義之舉,說的是怎樣混跡人生,韋小寶的人生理想是大富大貴、三妻四妾。《鹿鼎記》不符合一般武俠小說的特點,是一部反武俠的武俠小說。

      《天龍八部》

      這部小說展現了遼、宋、大理、西夏、吐蕃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場面宏大,波瀾壯闊,人物眾多,是金庸最費精力的兩部小說之一,另一部是《倚天屠龍記》。這部書中金庸首次嘗試使用了三主角,并獲得了巨大成功,開啟了武俠小說這方面的先河,后來古龍的《邊城浪子》也采用了雙主角。《天龍八部》也是金庸創造出的絕世武功最多的一部書,有六脈神劍、一陽指、化功大法、北冥神功、火焰刀、天山折梅手、小無相神功、降龍十八掌,還有姑蘇慕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斗轉星移,其中,降龍十八掌和一陽指也是《射雕英雄傳》中的武功,斗轉星移是《射雕英雄傳》中全真派天罡北斗七星陣陣法招式。

      《射雕英雄傳》

      這部書的影響力極大,金庸先生憑借此書成為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奠定了他在武俠小說界不可撼動的地位。

      書中人物塑造得十分成功,尤其是女中諸葛黃蓉,黃蓉的出場令金庸所有小說的女主角都略顯失色。該書歷史人物與小說人物融合得天衣無縫,也沒有寫什么門派之爭,只是借《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兩本書,展開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故事和家國情仇。

      這部書之所以能引起讀者共鳴,是不同于之前的武俠小說,把國家民族提到了一個新高度,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派武俠小說,可以說《射雕英雄傳》是新派、舊派武俠小說的分水嶺。

      影視改編

      《射雕英雄傳》被翻拍多達10次

      金庸作品被搬上熒幕最多的是《射雕英雄傳》,這也是他第一部被翻拍成電視劇的小說,翻拍多達10次,第二名是《神雕俠侶》,翻拍8次,再后是《倚天屠龍記》《鹿鼎記》和《天龍八部》。

      金庸小說之所以膾炙人口,不斷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有幾大原因,一是背景年代清晰,二是經典對白深植人心,三是男女主角都由男神、女神擔任。

      以《射雕英雄傳》為例,1994年版的郭靖、黃蓉分別是張智霖和朱茵,2003年的李亞鵬和周迅自然是經典版,2008年的胡歌和林依晨則是偶像版,也掀起另一股風潮。而《神雕俠侶》中各代的楊過和小龍女更是各創黃金年代,1983年是劉德華和陳玉蓮,幾乎無人能及,1998年任賢齊和吳倩蓮版推出后則是評價兩極,1995年古天樂和李若彤版的《神雕》另有一番風情,2014年版的陳曉和陳妍希雖備受熱議,但至少促成了一樁良緣。

      金庸武俠劇捧紅10大美女

      有網友整理金庸武俠劇捧紅的10大美女,第1名是2001年電視版《倚天屠龍記》中飾演“趙敏”的黎姿,黎姿演活趙敏的豪邁直率以及在愛里的柔情,迷倒大批觀眾,第2名是1978年電視劇版《倚天屠龍記》中飾演“周芷若”的趙雅芝,第3名為1995年電視劇版《神雕俠侶》中飾演“小龍女”的李若彤。

      楊冪在2006年版《神雕俠侶》中飾演郭襄,清純可愛的表演,讓她在影視界嶄露頭角,也是網友心中的第4大美女。第5名則是朱茵,她在1994年版《射雕英雄傳》中飾演黃蓉,那份靈氣和機敏,讓人看了過目不忘。第6名是1995年版《神雕俠侶》中飾演“郭襄”的李綺虹,她憑借這個角色,快速在影視界走紅。第7名為劉濤,她在2003年版的《天龍八部》中飾演“阿朱”,詮釋了角色的智慧與美麗,又兼具溫婉柔情。第8名為陳玉蓮,她在1982年版《天龍八部》中飾演王語嫣,在1983年版《神雕俠侶》中飾演小龍女。翁美玲以1983年版《射雕英雄傳》黃蓉一角深獲觀眾喜愛,登上第9名,觀眾認為她或許不是最美的黃蓉,但一定是最有靈氣的黃蓉,時至今日仍無法被超越。第10名是李一桐,她在《射雕英雄傳》中飾演黃蓉,既可愛又聰明機智。

      《滄海一聲笑》成主題曲中的經典

      金庸小說多次被改編成電視劇及電影,搭配的主題曲陪伴影迷度過了青春歲月。影迷整理10大金庸劇經典主題曲,包括已故香港音樂人黃霑1990年為電影《笑傲江湖》所作的《滄海一聲笑》、周華健為《倚天屠龍記》演唱的《刀劍如夢》、羅文與甄妮為《射雕英雄傳》合唱的《鐵血丹心》、李麗芬為任賢齊版《倚天屠龍記》所唱插曲《愛江山更愛美人》、陳小春版《鹿鼎記》的《叱咤紅人》等。

      《滄海一聲笑》采用五聲音階,歌曲結構完整,旋律朗朗上口,以古箏與橫笛等中國古典樂器當伴奏,配合劇情,被影迷一致認為是金庸主題曲經典中的經典。早期臺灣地區最經典金庸電視劇主題曲,莫過于1984年金佩珊為潘迎紫、孟飛版本《神雕俠侶》所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歌詞“拔長劍、跨神雕,心系佳人路迢迢”,資深影迷至今仍朗朗上口。任賢齊1998年擔綱新版《神雕俠侶》楊過,演唱的《任逍遙》同樣讓影迷回味無窮。

      (本報綜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网址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五月婷婷激情视频| 特大巨黑吊aw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youjizz亚洲| 大香人蕉免费视频75|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欧美天天综合色影久久精品| 免费无遮挡毛片|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jizz性欧美2|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波多野结衣1区| 八木梓纱老师三天两夜| 青青青青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baby直播看片下载| 成年人性生活片|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又大又硬又爽又深免费看| 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少妇|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好爽好深好猛好舒服视频上|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乳揉みま痴汉电车动漫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