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首頁 > 黨政網群 > 福建記協 > 正文

      融合更要撥開云霧看清路

      2019-10-10 10:18:14?杜一娜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網  責任編輯:肖月青   

      媒體融合的本質是什么,目前認識中有哪些誤區(qū)?媒體融合應該怎么融,哪些案例可供參考?5G技術為傳媒業(yè)帶來哪些改變?5G時代媒體融合的機遇和路徑在哪里?9月11日—12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傳媒年會上,圍繞上述話題,來自傳媒產業(yè)的領軍人,互聯網、新媒體企業(yè)代表,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專家學者、傳媒科研機構負責人等展開對話和思考,期待在媒體融合的“下半場”跑出“驕人成績”。

      第十四屆中國傳媒年會上,與會者的觀點碰撞讓業(yè)界對媒體融合的認識更進一步。

      本報記者 杜一娜 攝

      新瓶裝舊酒行不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媒體融合發(fā)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要把我們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權的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yōu)勢。”

      對此,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實踐認為,中央對媒體融合的要求不僅僅是新聞的平臺,而是要建立智慧全媒體平臺,即集新聞+政務+服務于一體的平臺。這個平臺的特點是打通上下、深度垂直、用戶細分、精準服務,能夠滿足政府、行業(yè)、用戶三方面的需求。

      胡正榮進一步說道,目前一些地方媒體只是建了一座新樓,沒有進行流程改造,沒有進行平臺再造,沒有打通整個流程,這不是真正的媒體融合,也建不成全媒體的生態(tài)技術。

      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也表示,在推進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由此導致媒體融合中出現了一些亂象。比如,有些地區(qū)媒體融合還只是簡單的相加,沒有相融,改一個名字,掛一個牌子,然后坐在一起辦公,還是各做各的事,這是新瓶裝舊酒,形式是全媒體,本質上離融媒體還有很遠的距離。

      “此前的幾年中,媒體圍繞內容、技術、產品、渠道等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現在發(fā)現,目前媒體融合工作的方向基本局限在提升內容生產力和媒體傳播力上。”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光明網董事長陸先高認為,由此帶來的兩個問題越來越明顯:其一是關于媒體同質化的問題,不僅在內容、技術、產品等方面雷同,還有不同的媒體都在用雷同的產品去爭搶有限的傳播資源渠道;其二是由于消費是有限的,用戶、流量向巨頭集中,爆款的產品無法帶動媒體的影響力。“如果不考慮信息消費模式的轉變,不關注用戶需求的變化,媒體可能會陷入一種自娛自樂之中。”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媒體要建設“四全媒體”,上海澎湃新聞常務副總編輯李嶸的理解是,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整個生態(tài)化過程已經形成,主流媒體是全媒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新聞內容的采集、生成、分發(fā)、接收以及反饋進入到一個生態(tài)化的過程,并逐漸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閉環(huán)。

      依據優(yōu)勢提升自我

      “在融合‘下半場’,不管是全域性、區(qū)域性、行業(yè)性、領域性媒體,都需要向服務型媒體轉型,根據自身的資源、服務領域、服務對象提升相應的服務能力來聚攏用戶,通過提供服務獲得發(fā)展。”陸先高對媒體融合的“下半場”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結合光明日報社融媒體的探索與實踐,陸先高認為,構建服務型媒體可以探索以下做法:強化核心內容生產,創(chuàng)新輿論引導能力,光明日報社以評論為內容建設核心,組建作者核心層、緊密層、外圍層,加強時評的權威表達,確保《光明日報》的核心優(yōu)勢;建設特色網絡平臺,創(chuàng)新核心受眾服務能力,光明日報社所服務的對象是知識分子,而服務知識分子最直接最核心的要素是對他們進行學術服務,這成為光明日報社多年的堅守;集成最新的技術運用、創(chuàng)新技術引領能力,比如已經升級到第三代的“鋼鐵俠”,在確保視頻畫面穩(wěn)定流暢的基礎上,前方采編將采集的視頻內容進行碎片化加工包裝傳輸,一次成型多渠道播出,滿足媒體融合內容生產和傳輸的需求;善用品牌資源,創(chuàng)新產業(yè)局部的覆蓋能力,比如光明日報社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刊登的獨家高招信息,在媒體格局發(fā)生變化后,近年來通過手機直播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最直觀的方式、最便捷的服務提供信息,這也“逼迫”前方記者拿起話筒,當起了主播;整合融媒體隊伍,創(chuàng)新特色項目承接能力,光明日報社在科普方面具有傳統(tǒng)的資源與優(yōu)勢,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動畫、VR、AR等手段,全面打通報紙、網站、微博、微信,推出了一批內容嚴謹、制作精良的產品,同時,成立科普專家委員會,對推薦科學家或者科普人物等形成創(chuàng)新項目。

      在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總裁向澤映看來,目前,黨報集團媒體融合推向縱深發(fā)展的關鍵在于“質變”,需要破解六大難題——技術引領何以自主可控、平臺優(yōu)勢何以重塑回歸、內容爆款何以持續(xù)常態(tài)、一體化機制何以跟進配套、媒體經營何以創(chuàng)新模式、骨干人才何以吸引穩(wěn)住。

      對于技術,向澤映表示,技術是傳統(tǒng)媒體融合發(fā)展最大的軟肋和短板,因此,媒體要增強緊迫感、使命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不斷實現突破。他認為,媒體應當有日常運行的技術支撐平臺、基本的管理平臺以及自有為主公私兼顧的云平臺。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的平臺建設就是按照這幾方面而設計并研發(fā)的,目前全媒體內容生產技術支撐平臺、集團新聞內容生產監(jiān)督服務平臺都已建成使用,下一階段正在積極建設“上游云”平臺,以此為技術基礎,以技術換市場,目前正在與廣電聯合投資5000萬元共同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

      向澤映認為,構建作為新型新聞生產關系的一體化機制是媒體融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他表示,曾作為媒體融合發(fā)展標配的“中央廚房”現在逐漸成為“展示廚房”和“節(jié)點式廚房”,尚未真正解決“一體化”機制的問題。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目前正在積極協調內部各方利益,努力解決機制問題。

      華龍網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認識到本地資源的價值并重視頭部平臺的作用。于是,他們先后成功搭建了覆蓋重慶全市所有區(qū)縣的“1+39”重慶客戶端集群和重慶手機報集群、智慧數字屏集群。其中,“1+39”重慶客戶端集群是華龍網與重慶39個區(qū)縣全面合作,幫助其做技術平臺,協助他們做內容建設,包括融媒體采編人員的培訓。“1+39”重慶客戶端集群,把全市的39個區(qū)縣黨政客戶端全部打通,形成了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統(tǒng)一的后臺管理和統(tǒng)一的用戶數據,以及統(tǒng)一服務能力的移動端新媒體矩陣。用周秋含的話說,就是與重慶39個區(qū)縣一起打造產品矩陣,全面地用產品去覆蓋全市所有的渠道。

      在生態(tài)化的過程中,澎湃新聞希望成為一個全媒體的生態(tài)引領者,在優(yōu)質原創(chuàng)新聞、專業(yè)開放內容、交互社區(qū)內容上追求內容生態(tài)化,未來將強調內容的多元化來源,打造一個融合湃客、政務、媒體的專業(yè)開放平臺的澎湃號。李嶸表示:“未來數據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因此,我們也開始在5G時代,在人工智能跟數據應用上進行一定的嘗試。”據李嶸介紹,他們將成立澎湃新聞全媒體實驗室,在直播、長視頻、AI等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

      5G或成媒體未來變數

      “針對5G技術的未來研發(fā)將是一個百舸爭流的業(yè)態(tài),如何精準地服務傳媒行業(yè),將給我們一個特別的想象空間。”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如此表示。

      無論未來如何,5G已來。

      “5G的應用,必然會帶來全媒體、強互動、高智能。”胡正榮談及未來5G的應用時說道,在強互動這一方面,將出現超高清、直播、中長視頻、AR/VR/MR技術帶來的強體驗。5G也會帶來視聽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包括超高清視頻、互動影視、智慧影院、VR和AR等互動、服務、體驗式業(yè)務;按照用戶行為、愛好、終端和網絡狀態(tài)等,為用戶提供更優(yōu)質的視聽推薦和服務體驗;打通資本、創(chuàng)作、生產、流通、版權、平臺之間的鏈接,實現全產業(yè)的云化與物聯。胡正榮表示,未來的發(fā)展一定是無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真正的媒體融合是建立智慧全媒體生態(tài),在產品、技術、用戶、業(yè)態(tài)、體制機制、思維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

      張志安認為,5G等新技術給傳播業(yè)態(tài)帶來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重構媒體格局,技術在重塑媒體競爭力格局中會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搜索、算法推薦等技術創(chuàng)新為驅動力的互聯網平臺公司,會更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重塑核心資源,數據將成為媒體競爭的重要利器,誰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據、內容數據、傳播數據,誰就擁有智能傳播的先決優(yōu)勢和基礎條件;變遷傳播權力,傳播權力會越來越從專業(yè)媒體轉向互聯網平臺媒體,這種傳播權力的重構深刻改變著新聞傳播系統(tǒng),也會直接影響政務傳播體系、策略和模式;移動碎片傳播,移動互聯網會成為信息獲取、傳播、交互和消費的主流入口,也帶來了基于移動互聯網場景傳播的內容娛樂化、消費化、碎片化、視覺化、交互化等趨勢。

      “5G將是對廣播電視這條老路進行一次大修。”這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對即將使用的5G的期待和判斷。他認為,5G等新技術、新應用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產業(yè)空間,廣播電視對5G的重視可能超過三大電信運營商對5G的重視。未來網絡視頻這條路上將向超高清、虛擬式、沉浸式方向發(fā)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方面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廣電和網絡視聽新媒體。移動大屏,包括可折疊的屏幕都會在未來給受眾帶來一些新的視聽體驗。

      祝燕南還表示,5G時代下,優(yōu)質內容必然成為不斷強化的核心競爭要素,電影、網綜、網劇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必須走精品化之路。同時,他還認為,在5G時代下,特別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技術手段,視聽新媒體的新業(yè)態(tài)、新服務也將進一步被加強監(jiān)管,并將進一步建立跨平臺、跨網絡、跨終端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全天候的智慧化監(jiān)管體系,同時,為視聽媒體走出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觀點

      傳媒業(yè)百余年來一直在變與不變中前行,今天的技術也正基于不變的東西做改變。當下,媒體正圍繞兩大核心推進發(fā)展:一方面是如何更好更快地采集新聞資源和新聞數據;另一方面是如何更好更快更準確地處理新聞資源和新聞數據,不管是融媒體還是其他媒體形式都需要解決這些所面對的共同痛點。因此,今天的媒體需要做更多原創(chuàng)、有深度、有銳度、有新意的精品。

      ——新華智云副總裁、首席新聞官商艷青

      5G也好,人工智能也罷,他們的到來也許會改變新聞傳播的格局,但記者不會因此而失業(yè)。因為優(yōu)秀記者的采寫能力就目前的技術而言,人工智能尚無法代替。因此,在內容為王的當下,內容競爭的背后正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有賴于大學教育為行業(yè)提供多元化的專業(yè)人才。

      ——澎湃新聞常務副總編輯李嶸

      當前,視頻化已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和內容形態(tài),也更多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視頻生產的內容資源得到極大豐富,隨著手機終端的不斷完善,生產、發(fā)布、編輯、消費結合在一起讓視頻生產門檻不斷降低。但與此同時,技術研發(fā)不容忽視。在各種視頻模板化的生產方式中,其研發(fā)門檻正不斷提升,畢竟,今天技術的進步和手機的普及、軟件的普及,通過模板化制作完成之前,只有專業(yè)人員完成復雜技術的研發(fā)才能讓視頻生產門檻降低。

      ——騰訊新聞副總編輯王舒懷

      5G的到來把更多新的業(yè)態(tài)、新的形態(tài)帶入各行各業(yè),這其中,5G對于傳媒業(yè)的影響也十分巨大。但在這一過程中,無需過分放大5G技術對未來傳媒業(yè)的影響,畢竟,未來是怎樣的媒介形態(tài)我們很難預見,因此,業(yè)界需要在發(fā)展中不斷思索和探索。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

      雖然新技術廣泛應用于新聞生產,但目前尚不是很廣泛,因此,需在更廣泛應用方面繼續(xù)著力,通過業(yè)務數據化和數據業(yè)務化,將新聞業(yè)務全流程拆解為類似工業(yè)生產的流水線,通過智能算法進行調配組裝。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名譽院長馬勝榮

      人工智能始終只是一個技術、一個手段,人是智慧的,我們的人工智能僅僅是智能,智慧比智能要高端很多。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曾潤喜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 小婷的性放荡日记h交|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特级黄一级播放|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一进一出抽搐呻吟| 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免费|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99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日产国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观看呢日本天堂视频|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北条麻妃jul一773在线看|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软件下载链接|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app|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99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国产91精品在线| 黄大片a级免色| 天堂影院www陈冠希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