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晚,一張朋友圈的《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截圖讓張芹睡意全無。第二天一早,她向分社領導匯報,在分社領導指揮下,迅速形成立體報道隊伍,拉開了抗疫報道的序幕。大家每日奔走于一線。起初,防護物資缺乏,就連口罩也要省著用,甚至一只口罩連帶三天。即便如此,仍然沒有一個人退縮。一個多月的采訪,她去了很多次別人避之不及的“疫區”,急診科。采訪了志愿者、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癥病房的患者…… 不安與恐慌的情緒與記者就要上一線的決心相互交織,她一邊叮囑家人注意防范,一邊一次次走出家門。由于家中兩個尚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她無法做到與孩子完全隔離,每天只有盡可能地做好防范,及時消毒。 經歷了從第一次穿防護衣的不知所措,到第二次、第三次的輕車熟路,從最初的焦慮不安,到現在的坦然面對。都說記者應該時刻保持理性,這一個月來她常常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徘徊不定。生于武漢長于武漢的她,看到自己的家鄉“生病了”,常常感到心痛。看到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冷冷清清、全國各地醫務人員不顧危險奔向一線、年輕的醫生因為感染不幸離世……她不知道流過多少次淚。但正如稿件中所寫“生活仍在繼續”,她的工作也將繼續。 ●現代快報 孫蘭蘭 孫蘭蘭,41歲,現代快報編委,“武漢戰疫隊”隊長。從1月29日到現在,快報武漢戰疫隊已經在武漢連續作戰一個月。 1月28日深夜,報社發出號召出征武漢時,孫蘭蘭還在淮安老家,5歲的孩子聽說媽媽要去那個最危險的地方,哭著說“怕媽媽回不來了”。雖然萬般不舍,她還是決定要去一線。愛人連夜開車將她送回南京。第二天一早,她便帶領5名隊員出發奔赴武漢。 進醫院、訪社區,深入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作為隊長,孫蘭蘭帶頭深入“感染區”。“我相對來說經驗更豐富一些,必須走在危險的前面。”從下午1點到晚上7點,她和同事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感染區”里整整6個小時。醫護人員竭盡全力地救治和照顧,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與武漢病人之間令人動容的情誼……她和她的戰友將這些真實而寶貴的場景,傳遞給受眾。 危險不僅僅在感染區。為了解新冠肺炎醫療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她和同事深入醫療廢物焚燒處置點,只有到了現場零距離接觸,才會采訪到這些第一手的新聞。 她牽頭策劃了系列報道“武漢凡人英雄”,不拔高不唱高調,用口述的方式,平實的語言講述他們的故事,目前已連續推出近20篇報道,他們的事跡感動了千萬網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