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介紹說,此次發射的衛星名為“光學3號”,于當天上午在位于日本南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搭乘日本H2A運載火箭升空。衛星在發射約20分鐘后與火箭分離并進入繞地軌道。
據介紹,“光學3號”衛星將在接受約3個月的測試后開始正式服役,接替2003年3月發射、設計壽命為5年的“光學1號”衛星。
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建成由兩顆光學衛星和兩顆雷達衛星組成的全球情報處理系統,以保證在任何條件下每天可以對地球上任何地點至少偵察1次。不過由于2007年2月發射的第二顆雷達衛星在升空一個月后就因發生故障而失效,因此上述全球情報處理系統尚未完全建成。日本政府計劃于2011年發射第三顆雷達衛星。
另據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11月28日報道 據美國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官員11月28日表示,在日本南部九州島南端的種子島航天中心,通過發射日本研制的H-2A運載火箭,將第5枚間諜衛星送上了太空。
日本官員表示,火箭上裝載的衛星,價值5.65億美元。
長期以來,日本都依靠美國獲取情報。2003年,出于對朝鮮發展導彈的擔憂,日本發射了該國第一枚間諜衛星。
資料: 日本出臺首個“宇宙基本計劃”
日本首個“宇宙基本計劃”將過去以研究開發為主導轉為重視產業振興、安全保障等領域的航天活動。
在安全保障領域,“宇宙基本計劃”提出要將現在正常運行的3顆情報收集衛星增加至4顆。就人們普遍關心的可探知導彈發射的早期預警衛星,“宇宙基本計劃”決定加強研究預警衛星所需傳感器,但對預警衛星本身沒有深入表述。
在地球觀測和災害信息收集以及科學研究方面,“宇宙基本計劃”決定大大增加人造衛星發射次數,在2009年度至2013年度內總計發射34顆人造衛星。
在月球探測方面,“宇宙基本計劃”提出首先要在2020年前后實現雙腳步行機器人探月。另外,在載人航天活動方面,“宇宙基本計劃”表示要用1年左右的時間,論證載人探月的意義、目標以及所需資金。
“宇宙基本計劃”是根據2008年日本出臺的《宇宙基本法》制定而成。初步估計,要實現上述目標,在5年內需花費約260億美元。
- 2009-11-28日本第五顆間諜衛星發射升空
- 2009-11-28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第5枚間諜衛星
- 2009-11-28出巨資沒信號 臺搞衛星監視大陸頻受挫
- 2009-11-27日本將于28日發射“光學3號”情報收集衛星
- 2009-11-25衛星升空卻失去聯系 俄羅斯拒絕臺灣列合作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