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中旬,兩股強熱帶氣旋形成于南太平洋之上。2010年3月15日,美國宇航局 “Terra”衛星和“Aqua”衛星分別捕捉到這兩股強熱帶氣旋在南太平洋上空肆虐的情景。

強熱帶氣旋肆虐于南太平洋上空
據美國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報告,2010年3月中旬,兩股強熱帶氣旋形成于南太平洋之上。在所羅門群島之上,強熱帶氣旋“烏盧伊”最大持續風 速為每小時240公里,短時陣風達每小時300公里。在斐濟上空,強熱帶氣旋“托瑪斯”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15公里,短時陣風達每小時260公里。
當地時間2010年3月15日,美國宇航局“Terra”衛星和“Aqua”衛星在飛越南太平洋上空時,兩顆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分別從 不同路線拍攝了兩股強熱帶氣旋在南太平洋上空狂躁的情景。本圖的主要部分是由“Terra”衛星于15日早晨所拍攝的,其中右半部分圖片拍攝的時間則更早 一些。在圖片中心偏右部分,有一片V形區域,這部分圖片是由“Aqua”衛星于當地時間15日下午早些時候所拍攝的。
美國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認為,“托瑪斯”盡管風力相對較弱,但它所影響的區域范圍很廣。“Terra”衛星在拍攝右半部分圖片時,“托瑪斯” 正處于斐濟群島北部上空。據報道,“托瑪斯”強熱帶氣旋已造成超過5000人撤離家園,而且斐濟群島上的農作物和建筑物仍處于“托瑪斯”的威脅之中。美國 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托瑪斯”已經向南緩慢移動,并經過一片海平面氣溫相對較高的區域。溫暖的海洋可以為強熱帶氣旋提供能量。在轉化為溫帶風暴 之前,“托瑪斯”將有可能繼續加強。
與“托瑪斯”相比,強熱帶氣旋“烏盧伊”顯得更為緊湊和強大。就在本圖拍攝的數小時之前,“烏盧伊”還是一個極端危險的5級氣旋,持續風速達每 小時260公里。在抵達南所羅門群島之前,“烏盧伊”的強度有輕微減弱。最早的新聞報道稱,所羅門群島上已有房屋被大風吹倒,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和“托 瑪斯”一樣,“烏盧伊”在向西移動的過程中,也經過了一片海平面氣溫相對較高的區域。這一強熱帶氣旋將繼續向西移動,然后再轉向南方,并將持續弱化。(彬彬)
- 2007-05-18蘇貞昌:將等待下一個“熱帶氣旋”乘風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