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接
礦工重見天日別忘護膚
皮膚或受真菌感染;眼睛會干澀;肺部受損傷
在地下經過69個日日夜夜,被救礦工重見天日。短暫的喜悅過后,礦工們仍要面對巨大的身體考驗。
醫學專家們預計,由于長期呆在高溫高濕的礦井里,礦工們在升至地面、突然進入干燥而寒冷的地面環境后,眼睛會不適應光線、出現干澀癥狀;皮膚可能會受到真菌的侵蝕;肺部也將由于淺呼吸而受到損傷。此外,由于長期缺乏陽光,他們還可能會患上維生素D缺乏癥。
將負責為礦工進行首次體檢的醫學專家利利亞娜·德比亞說,礦工們升上地面后,將首先通過一些鏡片接觸井外光線,讓雙眼能逐漸適應陽光。醫生將給獲救礦工使用人造眼淚,逐步緩解眼睛干澀癥狀。
為了防止真菌感染,醫生們將為礦工提供抗真菌軟膏。此外,礦工們還將用漱口水刷牙殺死口腔細菌。牙齒和牙齦也將接受檢查。
由于地面的夜間溫度已接近0℃,因此救援人員為礦工們準備了毛衣。皮膚科專家表示,獲救礦工必須盡量確保皮膚不受紫外線輻射,防止出現破裂和感染,平時也要對皮膚進行護理。
營養專家建議,獲救礦工在回到地面后仍然不能暴飲暴食,主要食用水果蔬菜和牛奶,防止消化功能出現紊亂。恢復正常睡眠也是一大挑戰。
礦工心理創傷難預測
專家稱,礦工可能會做噩夢,反復回憶被困情景
雖然不少礦工表現得情緒愉快,但專家指出,重回正常生活后可能難以擺脫陰影,備受心理創傷帶來的折磨,他們很可能會在獲救后的幾個月內出現典型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癥。此外,在經歷重大的壓力之后,家庭矛盾也十分常見。
美國海軍心理專家羅伯特·霍甘說:“一些人可能會做噩夢、反復回憶起被困的情景,出現夜間盜汗、游離性焦慮等癥狀。”
上個月曾赴智利為救援工作提供建議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專家警告說,這些礦工在獲救后受到的媒體和社會關注可能會為他們帶來更大壓力。
智利天主教大學心理學家恩里克·齊亞表示,獲救礦工很快就將意識到名聲的局限性,其中有的礦工可能會將自己這段經歷變成資本。“像這樣的嚴酷經歷要么使人變得更強,要么使人變得更弱,但是絕不會讓人保持不變。”齊亞說。
美國杜克大學精神病學教授約翰·費爾班克建議,應當對獲救礦工進行長期的心理創傷監控和篩查。由于這些礦工被困的時間如此之長,即便是精神病學專家也無法確定心理創傷的癥狀將何時出現、礦工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克服這些創傷。(馬晶)
- 2010-10-13智利礦工陸續升井 "33人"面孔令人難忘(圖)
- 2010-10-13背景資料:智利礦工被困井下兩月經歷
- 2010-10-13營救智利礦工:垂直升井 風險猶存(圖)
- 2010-10-12智利礦工大營救進入倒計時 總統親赴現場迎候
- 2010-10-10智利礦工被困兩月終有望升井 總統將親迎礦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