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物未來3日對中國無影響
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東部及西北太平洋區域;專家稱核輻射不會威脅中國本土
分析
12日22時,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發布消息:由于我國位于日本的西部,日本核泄漏發生地區近日風向盛行由西向東,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來3天對我國沒有影響。
距離中國較遠
該組織稱,受天氣條件影響,日本福島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層大氣主要朝東北方向擴散,在高層放射性污染物在未來60小時內主要向東南方向擴散,60小時后轉向北方擴散。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東部及其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區域。
中國位于日本國的西部,可能放射的污染物主要向日本東部及以東區域擴散,距離中國較遠。經綜合分析,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來3天對中國沒有影響。
災區將有小雨
中國氣象局發布天氣預報稱,預計13日至14日,日本震區、核泄漏區(東京、仙臺、福島)以多云天氣為主,15日將轉為陰有小雨,大部時間段內以西南風為主。
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8個可承擔環境應急響應職能的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分別設在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當大氣環境可能或已經受到核輻射、火山爆發或有害氣體擴散等污染時,各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負責承擔污染監測、預報及產品發送等職責。
小劑量放射物不致病
國內從事核物理研究的一位專家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核泄漏的風險并不高,也更不可能給中國境內造成核輻射威脅,我國民眾無需擔心輻射會波及中國本土。
專家解釋說,放射性物質只有擴散到大氣層上方才能遠距離傳播,就此次事故而言,只在低空大氣中傳播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威脅到中國境內。
據報道,目前已有市民受到核污染,專家稱可能是核裂變產物素銫和碘擴散到周邊所致,這些物質如果長期接觸有一定含量才可能致病,但隨蒸汽散播到空氣中的劑量還不至于造成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