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配民間資源
與中國汶川大地震時民間組織一擁而上不同,日本民間組織在此次救災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紀律,政府的統籌在其中功不可沒。
震后第二天,住在神戶的吉椿雅道和另外兩名CODE工作人員,帶著米飯、面包、飲用水等各類物資,驅車12小時來到宮城縣。
和他一起到達現場的還有1-2個民間組織,他們也攜帶了大米、蔬菜、面條和炊事工具。
“我們先到達宮城縣,隨后跟著1000多名受災居民一起轉移到附近的山興縣,駐扎在政府建立的志愿者中心。”吉椿雅道表示。
在宮城縣,幾乎在地震第一時間,當地政府就緊急在一所中學里建立了志愿者中心,安排從宮城縣名曲市某海邊農村受災的部分居民入住。
全日本學友會會長胡昂告訴記者,很多防災救災的民間團體,主要招募各類志愿者,在衛生醫療和重建等方面,為政府的救援做輔助工作。
目前,在災區里面,仙臺的志愿者開始在公園、東北大學校園等開闊的地方用大鍋生火做湯,發給受災者。
在這里,政府緊急調配了民間組織的力量,在了解各個組織帶來的物資和專業人員情況,安排吉椿他們主要負責災民的飲食。
東京大學都市工學專攻研究者卡比力江告訴記者,“在緊急情況下,日本政府會統一調配資源。”
他告訴記者,日本應對震后一系列災民安置工作,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震后各級政府緊急成立“抗震減災本部”,并且在現場設立臨時部門,專門負責接受民間團體的各類救援申請。
“民間團體首先要主動申請,然后根據政府的統一調配來工作?!彼硎尽?/p>
據悉,在日本,政府和民間組織之間沒有特別密切的關系,部分民間組織也會接受來自政府的資金資助,但是通常情況下,都是通過法人財團融資。
吉椿雅道告訴記者,目前還有一些當地的志愿者零星地前來報到,也被安排到志愿者中心內,有序地參與到救助工作中去。目前,在山興縣這個中學內的志愿者中心,有大約10多名民間團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而針對更多周邊城市的民間團體,政府也將建立專門接待和調節各地救災申請的窗口?!鄙碓谌毡镜闹腥展婊锇楣ぷ魅藛T李妍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