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表面復常
距離福島220公里的東京現在除了到處實施燈火昏暗的節電措施外,表面上已基本復常。從4月最后一周起,在東京已不是每天都感到余震或地震了。
超市一度欠缺的大米、廁紙等也恢復了如山堆積的態勢,就算為停電不少家庭囤積的電池現在也能買到,只是有些商店仍限量供應。
但經過一個多月余震、核輻射、節電等抗災生活,不少人訴說倦怠,共同點是對什么都興味索然,做什么都沒心思,兩個月過得像兩年之長。
而且誰都知道政府預計需要27萬億日元(約3400億美元)賑災的財源難免加稅、加價。
首當其沖的是電費,由于東京電力公司需要賠償核輻射災民,加上增加高成本的火力發電,東京電力預計加價16%,可能6月起實施。
略去汽油、煤氣、面粉、玉米等國際能源、糧食價格上升不計,09年自民黨政權時代開始的周末高速公路私家車統一收費1000日元(約12.5美元)的優惠6月起也將廢除,集資賑災。
看不見的變化
來臨的生活壓力微妙地影響人的心理,記者5月到日本北陸地區,那里既沒地震,也不受核輻射泄漏影響、不缺電,但消費也異常低迷。
當地政府開設的福利溫泉設施,居民現在連成人370日元(約4.6美元)門票也要節約,以往絡繹不絕的客人,現在少了一半以上。一位老太太對記者說:“今年真的很怪”。
首相菅直人似乎把握到民間的拮據感,周二晚在記者會上表示6月起直至福島核電站事故解決期間,他個人上繳近164萬日元(約2萬美元)的國會議員月薪,周三內閣其他大臣也陸續表明跟進。
除了節約,人的價值觀也有變化。在東京修讀美容師養成學校(美發師學校)的19歲北陸女孩森山紗也子對記者說,她上京兩年,首次回家度假。
自稱流連東京鬧市澀谷的紗也子說,地震與核輻射,讓她和她的東京朋友們都變了。依舊染金發、照黑皮膚、戴著超長睫毛的紗也子說:“現在比較重視生命、重視家庭感情”。
- 2011-05-12綜述:福島第一核電站搶險遇諸多難題
- 2011-05-11東電有望掌握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安全殼水位
- 2011-05-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測出高濃度放射性物質
- 2011-05-11日本天皇夫婦11日前往福島縣輻射區慰問災民
- 2011-05-11福島縣疏散居民首次臨時返家
- 2011-05-11福島3號機組內瓦礫成堆 東電否認燃料棒受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