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隊 美俄爭當“領頭羊”
從總體來看,在世界航天事業的排行榜上,美國與俄羅斯仍處于第一梯隊的位置。
美國:維護太空“霸權” 三大航天飛機全部退役
當前,無論從科技水平和投入力度,還是從產業規模,美國仍是當之無愧的航天第一大國。據介紹,美國軍事航天開支占全球總開支的95%,民用航天開支超過其它所有國家民用航天預算總和。目前,美國擁有約130顆軍用衛星, 分別用于導航、通信、天氣預報、成像、偵察和導彈發射的早期預警,占全球軍事衛星的半數以上。
美國正全力維護其太空“霸權”地位。從政策上來看,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4月公布了美國新太空探索計劃,將“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至少延長到2020年;投資數十億美元用于商業空間運輸系統和新技術的開發,努力使美國的太空探索活動持續、穩步發展。
6月28日,奧巴馬又發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作為美國今后開展航天活動的指導性文件,并明確提出,允許私人企業參與宇宙飛船的設計和制造,賦予商業太空探索更多活力。
從實踐上來看,2010年,美國發射了15顆各種用途的航天器,其中3顆為“首創”性質的“第一顆”,分別是5月28日發射的第一顆GPS-2F導航衛星、8月14日入軌的第一顆“先進極高頻”軍用通信衛星、9月25日發射的首顆“天基空間監視衛星”。
在航天飛機的先進性方面,美國可謂“獨領風騷”。2010年,美國航天飛機3次出動,下一代航天飛機X-37B也在2010年成功進行試射,并在太空逗留7個多月。報道指出,X-37B將成為未來幾年最為先進的航天運載工具。
不過,2011年,美國面臨的窘境是:引以為豪的3大航天飛機都得退出歷史舞臺。2011年3月9日,“發現”號航天飛機在執行最后一次去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后返回地球,完成“絕唱”之旅,正式退役。
今年5月16日,“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這是其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升空,它的任務主要是向國際空間站運送“阿爾法”磁譜儀等科研設備。而另一架航天飛機“阿特蘭蒂斯”號也將在今夏退役。
3大航天飛機全體退役后,美國宇航員只能依靠俄羅斯的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