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爆炸槍擊案背后潛藏四大“敵意”
www.xpshebei.com?2011-07-29 08:14? ?來源:新華國際
我來說兩句
布雷維克
血案背后暗藏“社會敵意”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社會學的概念叫社會敵意,說明了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群體之間或者個體之間的一種沖突。這種敵意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小的可能就是人際之間的一種不信任、戒備,大的就是個人對社會的一種仇恨。”犯罪心理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皮藝軍分析,“挪威血案也體現了一種個人跟社會之間的敵意。這種敵意有時候并不是針對個人的,不是像不還錢我去攻擊你,你侵犯了我我去攻擊你,這是一種彌漫性的,兇手就是要對整個社會表示他的一種敵意,這種敵意帶來的就是一種憤怒的情緒。所以有的學者說泄憤事件,我想首先不是泄憤,首先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意識,對這個社會的一種不信任,對政府提出的一些理念的不認同,然后他會因為憤怒的情緒發動攻擊。”
對于這一慘絕人寰的血案,皮藝軍進一步指出,我們應該去查找社會中間到底哪些因素會引起社會問題。當然明顯的可能是恐怖事件,不明顯的是個人與社會在觀念上的差別,政府提出的觀念與個人觀念之間的沖突,還有一些個人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等。“我們尋找這些可能引起敵意的因素以后,就有可能最大限度防止這種敵意的行動。”事實上,作為一個原教旨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在布雷維克的心理拼圖上的恐怖主義傾向是非常容易獲得的。
國際政治學院教授朱素梅指出,極端原教旨主義者一貫推崇恐怖主義手段。冷戰結束以來,一些激進的原教旨主義分子無視以理性、開放為特征的全球化趨勢,堅持狂熱、偏狹的宗教理念,他們不斷以恐怖手段向世俗政府挑戰。
就民族主義而言,朱素梅認為,民族主義作為一種強烈的情感,往往表現為狹隘性和復仇性。多年的民族沖突在人們心理上留下難以治愈的創傷,仇視和隔膜難以在短期內消除。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