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21時45分,美國使用“米諾陶-4”火箭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一顆天基太空監視衛星。該衛星于2010年11月正式交付美空軍使用。到2022年前,由5顆衛星組成的美國天基太空監視系統(簡稱SB-SS)將完成全系統部署。
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SBSS系統的研發,可謂是歷經挫折。事實上,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發展此類系統,但一直未能實施。進入新世紀后,美國空軍接手研究工作。
2002年,美國SBSS系統計劃正式展開,計劃發射一系列攜帶可見光探測器的衛星,實現“太空態勢感知”能力,以滿足未來爭奪制太空權行動的需要。
2004年3月,諾?格公司的空間與任務系統分公司得到4600萬美元用于開發和交付第一顆SBSS“探路者”(BLOCK10)衛星。
2004年5月20日,波音公司與鮑爾宇航技術公司獲價值1.89億美元的合同,在諾?格公司的指導下,為美空軍研制和部署天基監視系統。11月2日,“探路者”(BLOCK10)項目成功完成集成基線評審(簡稱IBR)。
2005年4月6日,波音公司與諾?格公司合作,成功完成“探路者”系統的初步設計評審(簡稱PDR)。
2005年底,一個獨立評審小組發現該項目存在問題。SBSS項目在2006年做出調整,改進裝配、集成和試驗計劃,成本增加1.3億美元,發射時間推遲18個月。
2007年1月8日,“探路者”系統成功通過關鍵設計評審,由研發階段轉入工程制造。
2008年5月,完成SBSS衛星操作中心的硬件安裝,并開始與哈里斯公司、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合作研發地面系統。
2009年6月,波音公司成功完成SBSS地面部分的首次測試。
2010年9月25日,首顆SB-SS衛星發射成功。衛星按計劃進入630千米高的同步圓軌道。
SBSS的衛星系統,項目預算從最初的1.89億美元暴增到4.25億美元,項目總成本更是增長到8.25億美元,但是美國空軍仍對SBSS項目青睞有加。
前后分兩個階段按照研發和部署計劃,美國SBSS系統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Block10的目標是發射1顆衛星,用于替代2008年就已失效的MSX衛星,它是全功能系統的先導星,被稱為“探路者”,每天能收集40多萬條信息。
第二階段Block20的目標是發射4顆衛星,形成全功能衛星系統。首顆Block20衛星計劃于2014年發射,后3顆衛星分別于2017年至2022年發射。
性能優異領頭羊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導彈預警和太空監視能力最強的國家,SBSS系統有著諸多優點。
-成像質量好。SBSS系統衛星的30厘米口徑太空可見光傳感器具有極高靈敏度,其探測器的240萬像素是MSX衛星的12倍,并可在不改變衛星姿態的情況下快速轉移視野。
-監視能力強。SBSS系統可對地球同步軌道以下所有太空目標進行監測和跟蹤;可對直徑大于0.1米的1.7萬個太空目標進行編目;監視直徑在0.01米以上的太空物體30萬個;跟蹤800多顆在軌衛星。
-定軌精度高。SBSS衛星對近地軌道目標定軌誤差約10米,對高軌道目標定軌誤差約500米,有助于航天器規避軌道碎片。
-編目更新快。通過與現有的太空監視網絡(SSN)配合,SBSS系統可使美國空間目標編目的更新周期從5天縮短到1天。
-在軌時間長。SBSS系統衛星設計壽命7年,平均任務持續時間5.5年,而且,實現了每天24小時的全時段工作能力,可提供實時或近實時的感知信息。
-能夠反衛星。SBSS系統配備了激光武器,不僅可為美軍反衛星武器提供詳細的太空目標數據,也將大幅提高美軍打擊敵方衛星的能力。
美軍對SBSS衛星的期望是,確保戰時的制太空權。可以預見,美軍SBSS系統一旦建成,將為美國提供所需要的監視覆蓋范圍,確保壓倒性的太空優勢,打破現有的太空軍事平衡。王鳳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