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十年后回到原點?
如今,塔利班這塊“燙手山芋”,似乎成了美國和阿富汗政府的共同需求。
想撤軍的美國,無心戀戰;羸弱的阿富汗政府,無力再打。他們都需要和塔利班和談。
據維基解密網站透露:過去幾年,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以及卡爾扎伊政權早就與塔利班談判。早在2010年10月7日,卡爾扎伊就宣布成立了和平高級委員會,尋求同塔利班和談以期實現持久和平。提出只要塔利班遵守三個條件———與“基地”組織決裂、遵守阿富汗憲法和放棄使用暴力,便可以加入由阿富汗政府主導的和平進程。而塔利班的前提是:外國軍隊完全撤離阿富汗。雙方十幾次接觸,顆粒無收。
與塔利班和談,共同分享政權———這個結局,應該是戰爭的發動者、美國前任總統小布什怎么也想不到的。十年阿戰,好像又回到了起點,疲憊了十年的美國,到底算是贏了還是輸了?
其實,早在美國進攻阿富汗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就提出過警告:“阿富汗境內的山就像月球上那么多,那里沒有工廠,地廣人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怎么進攻阿富汗?別忘了,以前蘇聯在這里損失了兩萬士兵,同時,什么也沒得到。”
征服,帝國夢想支離破碎
在美國之前,英國和前蘇聯都曾入侵阿富汗。英國人三次落敗,現代戰爭史學家伯特力·布羅根形容這三次入侵是“帝國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他同時感嘆,前蘇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之前“沒有讀過阿富汗歷史”。
“幾千年來,多少國家經過阿富汗去征服其他國家,最后還得退回去。阿富汗是必經之路。西亞、中東要想到南亞和東方來,都要經過。為什么是‘帝國的墳場’?不是因為阿富汗人英勇善戰,也不是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是因為阿富汗人似乎一直就沒有‘國家’的概念。”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王學東說,阿富汗到現在還是個前現代國家,是一個部族社會。
“它是一種部落酋長統治,一個個區域都有自己的領袖。部落酋長既是宗教領袖,又是當地豪紳。不同族群、地區之間的矛盾比較復雜,塔利班和一些部族武裝結合得很緊密。阿富汗沒有一個有形的社會,就算把城池都打下來,也還是一把‘沙子’。”王學東說,塔利班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軍事組織,其成員就是老百姓,白天下地,晚上扛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壯志認為,現在的塔利班和上世紀90年代掌權的塔利班有所不同。它事實上由各種各樣的力量組成,很多組織只要是反美,就可以稱為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打的時間長了,傷害了很多平民,又沒有真正解決阿富汗人的生計問題,有一些阿富汗人存在反美情緒,肯定會對美軍長駐有意見,有一些反美、仇美的舉動。在美國看來,這些都是‘塔利班’做的。”孫壯志說。
孫壯志認為,美軍、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接觸談判,反映了阿富汗的社會現實。阿富汗的局面十分復雜。想通過戰場上的勝利全部解決阿富汗問題,不太可能。
- 2011-06-01美國第一大軍火商遭黑客攻擊 美媒目標指向中國
- 2011-08-20美軍在阿富汗或駐扎至2024年 鄰國強烈不滿
- 2011-08-09奧巴馬:美軍將繼續完成在阿富汗使命
- 2011-08-10美軍對直升機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擊落展開調查
- 2011-08-07阿富汗塔利班擊落美軍直升機 31名美軍官兵身亡
- 2011-08-07阿富汗塔利班擊落美軍直升機 31名美軍官兵身亡
- 2011-08-06北約直升機在阿富汗墜毀造成31名美軍特種兵身亡
- 2011-07-26美在阿富汗簽署運輸合同 部分資金流入塔利班
- 2011-07-22美軍重新考慮駐阿富汗部隊補給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