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美國債迷霧:新興經濟體或是最大受害者
www.xpshebei.com?2012-01-10 07: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各種指標都顯示美國政府早就“應該”陷入債務危機了,但是,美債仍然在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全球資本。這表面上的悖論背后究竟是什么?美債會演化成危機嗎?美債的最大受害者是誰?帶著這些疑問,人民日報記者專訪了4位國家問題專家—— 沈丁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彭 龍 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國際商學院院長 吳 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 彭興韻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 如無意外,美債上限將于1月14日升至16.39萬億美元。美國繼續“舉債度日”。美債會像歐債一樣演變為危機嗎?美債對世界經濟會有怎樣的影響? 美債市場并不脆弱 “即便美國的政府債務負擔率、財政赤字與GDP之比與歐元區的國家相當,其主權債務市場的脆弱性也不會如歐元區那般強。”彭興韻列舉了4個原因:首先,美國并無歐元區那種政府債務余額與GDP之比不得超過60%、財政赤字與GDP之比不得超過3.5%的硬性要求,這使得美國在借新還舊的債務融資安排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其次,歐元區并沒有美國聯邦政府債券那種融資安排和市場機制,因為歐元統一后,它仍然實行分散的主權債務,而無歐盟層面的債券市場;第三,美國政府享有貨幣發行權,它可以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來消蝕其債務負擔;第四,由于美元享有過度特權,它甚至可以將其沉重的債務負擔,轉嫁給其他國家。 “如果說歐債危機是2011年持續鳴響的主旋律的話,那么美債問題就是一個時不時響起的小插曲。”彭龍同時指出,如果仔細觀察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的狀況,例如國債的交易量、國債收益率的變化以及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等,可以發現有關美國債務上限的政策紛爭和美國債務總量的擔憂并沒有直接立即反映在二級市場上。因此,對美債演化的悲觀判斷還需要更多信息和數據支持。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2-30]美聯儲:外國央行當周持有美國國債減少230億美元
- [ 12-17]中國10月減持142億美元美國國債
- [ 11-20]龔方雄:美國國債沒有違約風險
- [ 11-18]中國9月份增持113億美元美國國債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