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
在當時的中共高層領導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湖北,為何李先念被選中回到自己的家鄉任一把手?“從1926年參加黃麻起義,一直到1949年解放,李先念在湖北斗爭了23年,非常了解情況。”李先念傳記小組的工作人員高敬增分析。更重要的是,此前,李先念曾長期領導革命根據地的工作,“一個根據地的一把手,考驗的也是吃、穿、用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李先念無疑在這些方面已展露了他的領導能力”。
“黑白之戰”
1940年初,李先念在豫鄂邊抗日根據地。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黃安 (現在的紅安)縣一個農民家庭。為謀生,他曾學過木匠。因為經常走街串巷,他廣泛接觸社會,也成為最早接受革命思潮的一批無產者。
1949年初的李先念面臨著一個選擇:是繼續留在軍隊,還是到地方去。“當時任中原局書記的鄧小平曾征求過他的意見,問他是愿意到三兵團工作,還是等湖北解放后,回湖北做地方工作。”曾任李先念秘書的黃達說,李先念選擇了后者。
1949年5月中旬,李先念被正式任命為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一上任就遇到‘黑白之戰’。”黃達解釋說,“黑”是指煤炭,“白”指大米和布匹等,一些資本家趁新政權立足未穩,抬高物價,黃金白銀價格也暴漲。黃達說,李先念聯系上海等經濟實力強的城市,往湖北調集物資,善于用人的李先念也充分發揮一些資本家的作用,比如周小燕的父親、著名銀行家周蒼柏等人,在他領導下很快穩住了市場,控制了局面。
當時任中財委主任、主管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的陳云,對李先念主管湖北省財政經濟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績十分欣賞。
“四大名旦”
1952年,李先念在湖北農村。
1954年5月,中共急需調一批年紀輕、能力強、有管理經濟和財政工作才干的領導干部到中央擔任領導職務。時任湖北省黨政軍一把手和中南局副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的李先念,成為被相中的人選之一。中央決定:由他出任財政部長和主管財委第二辦公室 (即財貿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領導財政、銀行、商業、外貿、物價等部門的工作。
“當年是陳云推薦李先念到中央工作并任財政部長的。”朱玉教授介紹,陳云與李先念淵源頗深:當年李先念帶領西路軍余部九死一生到達新疆時,受黨中央委派及時趕到、迎接他的正是陳云。陳云向毛澤東、周恩來推薦李先念,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他的依據是:一、李先念45歲,這個年紀,在當時的高級干部中比較年輕;二、他頭腦清楚,對許多經濟數字,都能印在腦子里而不忘記;三、愛學習,愛鉆研;四、李先念在過去各方面工作中都有成績,有開創精神。
在新崗位上,李先念很快就贏得了最高領導的信任。新中國第一任財政部長薄一波在回憶錄里坦率地說:“開始,我真有點為他擔心,但先念同志卻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交出合格答卷。”
在李先念身邊工作11年的黃達回憶,李先念工作非常細致。他發現四川有一個外貿的供銷社,在出口豬皮和羊皮之前,先將毛皮里面的豬油和羊油刮下來,這樣又可以賣一筆錢,李先念覺得這個方法很好,他于是發文向全國推廣這個辦法。
李先念后來在國務院主管財貿工作長達22年,成為周總理這位“大總管”的得力助手。毛澤東曾稱贊李富春、譚震林、薄一波、李先念為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
不過,程振聲回憶,“經濟學家”是李先念生前一直拒絕承認的身份。1966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霍查接見來訪的李先念時,稱李先念是經濟學家。李先念說,我就是位實干家。“所以我們在傳記里很尊重老人家生前的意愿,沒有稱他為‘經濟學家’。”
![]() ![]() |
- 2008-07-07從毛澤東的家風到李先念的家風
- 2007-04-01李先念:從“外行”到 “名旦”
- 2009-04-09鄧小平李先念陳云密商“交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