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總結經驗 繼往開來
新中國外交60年的光輝歷程積累起豐富而寶貴的經驗,概括起來就是:
(一)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中國外交的鮮明特色,也是中國外交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根本保障。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外交工作,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指引外交工作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立于不敗之地。中央領導同志親自參與重大外交活動,表現出高超的外交藝術和獨特的外交風格,為我國贏得了信譽,贏得了朋友。外交事業越發展,越要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越要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越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確定的各項部署上來。
(二)堅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60年來,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推進外交理念、實踐和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外交領域的生動體現,是做好外交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外交工作更加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以更好地指導外交實踐。
(三)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開展外交工作。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外交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始終肩負著為實現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創造良好外部環境的重任。當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聯系更加緊密,外交工作要時刻牢記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深化對內政外交互動規律的認識,想國內之所想,急國內之所急,更好地依靠發展、服務發展、促進發展。
(四)堅持充實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60年來,我國外交工作的內涵日益豐富,外延不斷拓展,工作對象趨于多元化。與之相適應,外交布局也經歷了一個不斷充實和完善的發展過程。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和多邊外交都是我國總體外交布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領域外交的分量越來越重。隨著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將更多更深入地參與國際上各領域的外交活動。要加強戰略謀劃和立體思維、立體操作,充實和完善我國全方位外交布局。
(五)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是外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有機統一,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發展是主權、安全的基礎,主權、安全是發展的保障。外交工作要堅持以國家利益為依歸,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實現本國利益,兼顧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和關切。
(六)堅持加強外交隊伍建設。外交大業,關鍵在人。60年來,外交戰線始終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組織紀律嚴、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外交干部隊伍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外交人員牢固樹立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職守的堅定信念,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斗志和干勁,為貫徹執行黨的外交方針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要大力加強外交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快培養年輕干部,確保不斷適應外交事業大發展的要求。
三、積極有為 開拓進取
胡錦濤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一次駐外使節會議上指出,外交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要不斷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和外部條件。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使節會議精神,按照胡錦濤同志的要求,努力使我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
——進一步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為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務這篇大文章,推進外貿多元化戰略和自貿區戰略,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多外部有利條件。
——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運籌好大國關系,夯實周邊地緣戰略依托,鞏固發展中國家在我外交全局中的基礎地位,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大力加強各領域外交工作。
——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外交工作的統籌協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雙邊外交和多邊外交,統籌國別區域外交與領域外交,統籌我方利益與他方利益,全面推進我國的對外關系。
——進一步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展現我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國際形象,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和平發展道路、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建設和諧世界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理解和認同。
當前,中國和平發展正處于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開創外交工作新局面,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外交部部長)
![]() ![]() |
- 2009-04-02萬人祈求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