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國務院關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資及其實施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在審議報告時指出:政府公共投資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圍內率先企穩回升,公共投資功不可沒。在后危機時期,讓民間投資接力公共投資是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最重要的戰略選擇。相對公共投資而言,民間投資具有機制活、效率高、潛力大、可持續性強、有利于創業創新、就業效應強的特點,是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與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需要拓寬民間投資領域,暢通投融資渠道,加大財稅扶持,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投資方式,并積極鼓勵創業創新、刺激消費,進而有效帶動民間投資實現對公共投資的接力。
辜勝阻指出,政府公共投資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對我國經濟能夠在世界范圍內率先企穩回升功不可沒。政府公共投資是短時期內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政府公共投資是調控宏觀經濟的“快”變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的“三駕馬車”并不能“并駕齊驅”,刺激消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長效機制,消費是一個“慢”變量;相對于民間投資而言,政府公共投資調整經濟運行的外部時滯短,見效快,指向性強,乘數效應大,在政府主導的宏觀調控中效果十分明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政府及時、有效地實施“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政策,通過強有力的政府公共投資有效遏制了經濟的下滑,充分提振了市場信心,成功地使我國經濟逐步企穩向好,并實現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7%。據專家測算,如果沒有中央一攬子刺激計劃的拉動,這一輪調整中經濟增長的低點可能會降低至1%左右。我國當前經濟增長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主要歸功于政府公共投資的推動。據統計,投資今年一季度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上半年拉動經濟增長6.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拉動經濟增長7.3個百分點。其中,政府公共投資的貢獻巨大,上半年政府及國有企業固定投資增速達到50.7%,遠高于全社會的增速水平。除了實現保增長之外,政府公共投資體現了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為轉型升級、刺激消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辜勝阻認為,政府公共投資在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具有局限性,而民間投資則具有機制活、效率高、潛力大、可持續性強、有利于創業創新、就業效應強的特點,是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與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公共投資雖然具有“力挽狂瀾”的顯著效果,但從作用力來看,政府公共投資猶如一劑“強心針”,雖然作用力強,但只能是短暫的,難以持久。當前的財政收支預算約束、地方政府財政配套能力不足都對政府投資形成了一定的制約。特別是在當前的行政體制下,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過分強烈,政府投資容易導致重復建設和經濟過熱,最終會加劇當前的產能過剩問題。
- 2009-10-26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后危機時代”
- 2009-09-30臺商"萬馬奔騰"進大陸積極布局"后危機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