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現的新一輪貿易保護戰,影響到了世界和中國生豬、豬肉消費總量,全球的豬肉消費總量會下降。豬和豬肉產品需求動力不足,直接波及中國生豬和冷凍豬肉等產品出口,中國豬肉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訂單將減少,出口受阻,出口企業在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基礎上可能會雪上加霜。
(二)引起家禽生產波動
由于可能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擴散,消費者會調整膳食結構,減少與豬肉相關食物的消費。為保持膳食結構平衡,消費者可能會在中國市場上尋找替代品,比如牛肉等動物產品。消費需求下降,市場上豬產品供給超過需求,將導致豬產品均衡價格下降。受小農經濟影響,中國生豬大都以家庭散養的方式進行飼養,單個農戶養殖條件差,抗風險能力弱。如果出現外來的大流感沖擊,而政府沒有統一組織防病、抗病,甲型H1N1流感可能直接影響豬肉生產。雖然有前幾年的財政補貼支持,但由于比較利益下降、生產風險增大,豬肉生產可能出現下滑,市場出現不穩定。如果監察到甲型H1N1流感發病區,政府將可能參照“禽流感”做法,封鎖疫區,大規模捕殺疫區生豬,焚燒豬肉產品,封閉豬產品交易市場,這些都將帶來生產波動和經濟損失。
(三)對相關產業造成負面影響
2005年的禽流感,曾一度對雞肉產業和餐飲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對甲型H1N1流感而言,首先會對與豬肉制品相關的肉產品生產以及餐飲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另外,對豬飼料行業也有負面影響。由于養豬數量減少,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會相應減少飼料購買量,飼料供應鏈上本已過剩的飼料將會囤積。飼料大都有一定的儲存周期,超過一定的儲備時間,這些飼料將變成廢料。這樣,飼料生產、銷售、物流企業會蒙受經濟損失。再者,一旦中國有疫情報道,無論是外國游客,還是中國游客都會減少中國的旅游計劃和出行。記憶猶新的“禽流感”和“非典”直接導致游客數量減少,旅游市場遭受直接沖擊,旅游收入銳減。“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大多數旅游產品而言,旅游消費的收入價格彈性較大。此外,航空業等物流產業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四)加重財政負擔
以養豬業為例,為促進養豬業健康發展,穩定豬肉價格,財政部于2007年印發《能繁母豬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生豬良種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共同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由于政策慣性,與豬生產直接相關的財政補貼政策還將延續。從公共衛生的公共產品屬性看,公共財政在公共衛生的服務方面責無旁貸。因此,在甲型H1N1流感出現新疫情時,中國政府將加大疫情監察、檢查和治理的財政支出。
- 2008-10-14寧德市全面部署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