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新模式,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在實踐中,浉河區本著“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的原則,以創新黨組織設置為手段,著力構建“五位一體”黨建模式,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1、強村弱村聯建黨總支,以強帶弱構建“五位一體”模式。針對一些地域相鄰、產業相同或相近、經濟發展不平衡,彼此有較強互補性的行政村,因勢利導,實行強村弱村聯建黨總支,在經濟發展強村建立黨總支,在弱村設黨支部,在組織上實行黨總支統一領導,以建立穩定的互利和幫扶關系,形成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董家河鄉孔畈村經濟發展起步早,處在全鄉的前列,其周邊的黃龍寺、三角山、集云三個村發展相對滯后,鄉黨委采取強村帶弱村的方式進行組織整合,在孔畈村設置黨總支,下轄孔畈、黃龍寺、三角山、集云四個村黨支部,黨總支在鄉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統一領導四個村的經濟社會事務,統一規劃村鎮建設,統一開發支柱產業,統一培養實用人才,走上了強村弱村共同發展的良性軌道。
2、組建跨行政村的合作社(協會)黨支部,產業支撐構建“五位一體”模式。對規模較大的跨行政村的農民合作社(協會)建立隸屬于鄉鎮黨委直接領導的合作社(協會)黨支部,明確黨支部在合作社(協會)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訓教育管理黨員,參與合作社(協會)重大問題討論決策,發揮黨員“雙帶”作用,密切聯系群眾等職責,使黨組織設置由區域型向產業型、功能型轉變。對合作社(協會)中的黨員,本著自覺自愿的原則,將組織關系從行政村黨支部轉到合作社(協會)黨支部,創設科技示范、致富信息等功能型黨小組。
3、升格行政村黨組織,以村為主構建“五位一體”模式。對村內有合作社(協會)、龍頭企業、且黨員人數接近50名的行政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總支,根據黨員從業情況下設合作社(協會)、農業、企業、老年等黨支部,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合作社(協會)的特色農業示范基地、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合作社(協會)與行政村的優勢互補,農村黨建與合作社(協會)發展的互動雙贏。如五星辦事處琵琶山村升格設置黨總支,下設農業科技協會、農村社區、老年黨員等專業黨支部,黨員按從業情況分別劃到相應的黨支部。
4、根據黨員職責、特長和從業狀況,重新編排黨小組。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或崗位、特長相同”的原則,重新調整劃分黨小組,以便于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技能培訓,利于黨員互相溝通、交流提高。在重新劃分黨小組過程中,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民主權利,把組織意圖和黨員意愿結合起來,根據黨員自己的從業情況和特長以及興趣愛好,本人提出參加哪個分類黨小組的意愿,再召開支委會研究,最后在黨員大會上宣布,不搞硬性分配,使廣大黨員心情愉快地參加新的黨小組生活。重視選配黨小組長,注重把“雙強”黨員、村民小組長黨員和威信高的老黨員充實到黨小組長隊伍。明確各類黨小組的任務和職責,開展設崗定責、發揮無職黨員作用。
- 2009-11-03抓好學習實踐活動 加強城市基層黨建
- 2009-10-28習近平:抓好街道社區學習實踐 加強城市基層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