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僅有公共圖書館55個,文化館896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基本上屬于空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力量的不斷發展,公共財政的逐步完善,文化建設投入的力度不斷增加,據官方公布的信息,自2001年至2008年,全國文化事業投入總計1107.97億元。其中,2008年全國文化事業費達到248.07億元。從2002年到2005年間,我國投資4.8億元用于扶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設施建設,在“十五”末期,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十一五”期間,又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投資39.48億元,新建和擴建2.67萬個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到2010年將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截至2009年9月,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19個,文化館(含群藝館)3217個,文化站37938個,村(社區)文化室247332個。
目前,文化部正在建設國家、省、市、縣、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乃至行政村的六級公共文化設施,到2010年,將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
使用率不高,城鄉差距大是主要問題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原則之一,即是“惠及全民”。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使全體社會成員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如何開發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項目,如何讓諸多文藝組織參與進來,如何把這么多文化設施利用起來,如何將文化力量和老百姓的需求結合起來,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教授丁元竹如是說。目前,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用率不高、服務效果不好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記者近期出差云南,路過賀慶縣一個鄉鎮的文化站時,看到整齊明亮的房子而大門卻緊鎖著,門前擠滿了賣水果的小商販。據小商販們講,這個門從來不開,他們在門口擺攤,文化站也沒人管過。“文化中心如果只是擺個樣子是很悲哀的事。” 降鞏民認為,要辦好公共文化服務得了解百姓的需求,比如北京在農村文化站為百姓提供電影、知識講座等服務,如果百姓需要了解果樹栽培,就請來專家進行講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章建剛向記者講起他在一個偏遠鄉村文化站看到的情形時說:“中央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力度非常大,能夠深入到最基層。但是,我在那里注意到書架上圖書過于整齊,多數書架看著像沒有人動過。這反映出我們在硬件、產品的投放上做了很多,但不太清楚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東西。”
- 2009-02-25福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 啟動建設263個鄉鎮文化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