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加強對文學人才的培養。人才是事業之本,人才輩出是文藝繁榮興旺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標志。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文學人才的思想和藝術素養,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要加大對文學創作、評論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文學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文學創作是復雜的創造性勞動,而且具有獨立創作、彰顯個性的特征。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領域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受教育程度、生活經歷和創作經歷各不相同,作協組織要在他們之間搭起橋梁,為他們交流切磋創作體會和經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創作能力提供方便,盡一切努力調動作家創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繼續辦好魯迅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改進會員發展工作,進一步發現和吸引優秀的青年作家加入作協,同時擴大與非會員作家的聯系。要廣泛開展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多渠道、多形式開展作家培訓工作,努力建設一支緊跟時代步伐、熱愛祖國和人民、思想素質較高、藝術學養較深、整體結構合理、充滿創作活力的作家隊伍。
三、大力開展對外文學交流,讓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任務日益凸顯。在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過程中,文學承擔著重要使命。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有著令人驕傲的歷史和燦若星河的經典作品,是人類文明中的瑰寶。當代中國作家及其作品如何更多地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社會、中華文明、中國文學的窗口,是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目前,中國文學作品的外文翻譯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在文學創作與作品譯介之間、外譯中與中譯外之間都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這已成為文學對外交流的瓶頸。我們正在通過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向國際上的大出版機構和漢學家推介中國當代優秀作家及其作品;通過中介機構、文學經紀人聯系國外版權代理商和合作出版機構等向國外推介中國文學精品。經過努力,幾年后希望能有更多的外文版中國文學作品在國際文壇上流傳。
在文學對外交流方面,必須體現交流的專業色彩。要積極組織作家參加國際文學論壇、國際書展,推薦作家參加國際上的寫作計劃。邀請外國作家來訪并與中國作家一起進行研討交流。在鞏固與周邊國家和地區文學交流的同時,努力拓展與歐美國家的交流渠道,探索中外文學交流的新形式,不斷摸索總結經驗。
- 2009-12-02科學發展觀是怎么提出來的
- 2009-11-13“科學發展觀”的十大理論突破
- 2009-10-28兩岸關系的科學發展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