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穩回升但基礎尚不牢固
劉世錦認為,近期影響經濟企穩回升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為“兩個接替”,第一個接替是指政府刺激計劃特別是政府投資接替短期內大幅下降的外需,第二個接替是指市場驅動的投資和消費接替帶動效應下降的政府投資。三季度以來,第二個接替的趨向正在得到加強,市場驅動的投資開始跟進,汽車和房地產兩大龍頭產業有積極表現,消費增長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企穩回升態勢基本確立,但基礎尚不牢固,或者說還相當脆弱。”劉世錦話鋒一轉,“從國際上看,實體經濟仍在下滑之中,將在中長期對我國外需空間形成結構性制約。從國內看,社會實體經濟投資剛開始回升,信心還不穩定;消費增長有政策支持的因素,隨著時間推移,就業和收入下降對消費的負面影響可能以某種方式表現出來。”
“危機最壞的時候過去了,但是很難有把握地說復蘇時代到了,從遏制下滑到真正走向健康的復蘇之路還有一段路程。”李揚深有同感。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對當前經濟形勢要有全面、準確的判斷,對下一步經濟回升和持續增長的困難和復雜性要有足夠估計。
經濟增長仍具巨大潛力
談到明年乃至今后幾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學家們還是相當樂觀。
“對我國今后的經濟增長應當是有信心的。”厲以寧認為,提高城鎮化的持續投資將起到長期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在未來一個較長時期以內可以連續保持在7%到8%較高的水平上。
胡鞍鋼認為,中國仍處在經濟起飛階段,未來經濟增長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仍可以保持長期高增長。
劉世錦同樣認為,中國經濟運行可能進入周期上升階段,今后十年仍有保持7%左右增長速度的潛力。他說,從1995年以來的經驗看,中國經濟周期運行從谷值到下一輪峰值平均持續時間在20個月以上。本輪周期的谷值已在2009年一季度出現,經濟開始進入回升階段。
“適度的經濟增長率應在8%到9%之間,而一旦超過10%,不僅各方面繃得很緊,偏離了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而且難以為繼。”胡鞍鋼指出,經濟增長率不是越高越好,它有一個適度增長空間,其上限就是資源供給約束、環境質量約束、生態承載約束和氣候變化約束。
- 2009-11-30溫家寶:抑制投機購房 圓明園"尋寶團"赴美 房地產徹底綁架中國經濟 正在綁架普通百姓
- 2009-11-30房地產徹底綁架中國經濟 正在綁架普通百姓
- 2009-11-30地產投資主導增長突顯中國經濟泡沫化風險
- 2009-11-29專家稱中國經濟不受迪拜債務危機牽連
- 2009-11-24高鐵兇猛:滬閩浙版圖嬗變 改變中國經濟版圖
- 2009-11-23國務院官員:房地產業已成中國經濟直接命脈
- 2009-11-22國研中心:第4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有望超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