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目前,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有13億人口的廣闊市場和較高的居民儲蓄率,這對于擴大消費保增長有著很大的空間。但是也必須承認,由于目前各種公共產品提供的還不夠完善充足,完整的社會信用體系也還沒有形成,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健全,廣大民眾即期消費意愿和消費行為受到較強的壓抑,在整體上也還沒有具備消費社會那種強勁的購買力和可持續的消費能力。這些都導致了中國消費水平低,特別是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比較弱,突出的表現是廣大農村的消費水平過低,而且城鄉之間在消費能力、消費水平和消費規模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其實,消費不足一直是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難題。無論是從自身經濟發展的合理性,還是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國的消費都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最為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消費滯后問題尤為嚴重。由于農民收入過低,使得農村消費環境和消費能力與城市差距很大,并且對擴大農村消費形成了深層抑制,造成了農村購買力不足、市場始終處于低迷的狀態,使占全國人口 2/3 的農村,只消費了全國 1/3 的商品。必須看到,中國有70% 左右的人口在農村,農村是最大的消費市場,而擴大消費、提高消費率就應當把重點放到農村。因此,必須加大現行分配調節的力度,形成一套健全的利益機制,切實提高占人口多數的農村人口和城鎮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要在不斷改善消費環境、完善與消費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廣大農村人口和城鎮中的弱勢群體,有意識地從消費領域促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我國現階段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努力擴大內需,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要加快制定相關的機制和政策,加大社保投入以及有關補貼政策出臺的力度,在市場引導等方面盡快改善消費環境,保證合理消費的不斷擴大。
(作者單位: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 2009-07-28胡錦濤在云南考察強調繼續擴大消費需求
- 2008-12-17最終消費需求等于居民消費嗎
- 2008-10-15保健品消費呈現品牌化 消費需求主宰企業命運
- 2007-02-18春節魚類消費需求大增 品牌魚類產品成為消費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