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鎮江市文化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在鎮江首次進京文化招商的大背景下,首都文化教育、創意策劃、品牌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不約而同地把發言重點集中到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定位與包裝營銷上,探討文化資源豐富的中等城市如何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手中的珍珠,為什么沒串成項鏈
在荷蘭國際集團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胡旭成看來,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產業發展首先要解決好城市的文化定位問題。“你的城市一旦定位好了,就可能影響你幾十年、一百年。”胡旭成從投資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定位首先要找一個世界通用的語言,換言之,你能輻射多少人?”胡旭成說,我們不能總是自己搭臺唱自己的戲給自己人聽,我們要給世界搭臺,唱世界聽得懂的內容給全世界的人去聽,所以城市當家人必須站在著眼全國、放眼世界的高度,為文化發展考慮得更長遠一些。
接著胡旭成的思路,首席執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曦淪說,“尋找定位點的關鍵不在多而在精,鎮江這樣的中小城市,超過3個點,就不會在別人的腦海里形成印象。“我不發愁沒東西可做,而是發愁東西太多!”楊曦淪說,蘇南城市幾乎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好產品多,卻讓價值放大空間變小了,說白了就是可賣的點太多了,要么一窩蜂上,要么不知道該主推哪個!
手中珍珠無數,卻沒做成項鏈!北京奧運旅游重大項目及慶典策劃專家李庚這樣解釋楊曦淪的觀點。他說,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古老的文化、逝去的文化、舶來的文化,那么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樣的文化?如果我們不能有意識地對城市文化定位進行創意設計,那么我們的文化產業就跳不出固有的發展思路。
同質化競爭,蘇南城市要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首都經貿大學品牌研究中心教授鄭新安解釋,創意設計的過程就是進行形象推銷、小題大做的過程,使其成為城市認知焦點。比如少林寺,遠在名氣上超過河南省,一個點帶動全局。對于江蘇的中小城市而言,他建議循著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發展脈絡進行定位,比如,可以將鎮江定位為“大江之鎮”,這樣才能與國家文化體系結合起來。
李庚贊同這個稱號,“有了這個概念,我們編出的筐就是國字號的。以山西平遙為例,平遙雖然土,但它編的不是一個土筐,賣土特產,而是為世界編了一個國際攝影節的筐,現在平遙一個古城帶著6個大院走世界,平遙名聲蓋過了山西,取代了汾酒、杏花村成為山西最具名氣的文化熱點。山西大院是古老的、地域性的文化符號,但它折射出的美卻是全世界共通的,它找到了全世界范圍內的文化認同,實現了它的文化價值。
- 2009-04-09高校在城市文化發展中如何作為
- 2009-04-08百科全書展現城市文化品位
- 2009-04-01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 2008-04-07荔城區注重打造城市文化內核
- 2007-03-07福建省政協委員在福州調研城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