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對本世紀世界進程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近10年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顯著上升。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是同美國這個唯一超級大國的經濟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相對削弱同時發生的。新興大國實力增強使其國際地位和影響相應增強。就是說,國際事務已經不能由幾個發達工業國家說了算,它們要求平等參與世界事務討論和決策的權利,G7、G8的沒落和G20的興起就是這種變化的標記。這將對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進程發生重要影響。
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也給現有國際關系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如何處理和協調新興國家同西方大國的關系。由于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新興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也必然會提出改革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要求,沖擊著發達國家掌控的國際機制。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同新興大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會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多極化和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利益“相互密切相連”。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既斗爭競爭又妥協合作、以協作為主”的新型關系正在形成。那種認為發達國家同新興大國必然發生激烈沖突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七、“戰略伙伴關系”走向機制化,大國之間戰略互動關系加強
由于國際格局多極化深化發展,大國在國際格局中的位置進行重新調整,大國關系呈現多面性與復雜性。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已為大國關系的常態,將長期存在,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各領域。
各種名稱的“戰略伙伴關系”是冷戰后維護大國關系良好互動的基礎。但“戰略伙伴關系”可虛可實,缺乏約束性。近年來,大國之間在增加政治互信基礎上,使“戰略伙伴關系”逐步走向機制化。
作為冷戰后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單邊主義”難以為繼,雖然其霸權主義戰略并未根本改變,但“獨霸天下”已無能為力了,已在尋求“多邊合作”的路子。國際格局多極化的發展,勢必客觀需要發展大國之間相互協作又相互制衡的戰略互動關系。大國戰略地位的變動調整時期,也是大國關系敏感期和調適期。在新的國際格局變動情況下,正在形成新的“三角互動關系”,如美歐中、美中日、中日韓、美歐俄、中日印等等關系。還有新的地區性關系,如亞歐關系、東亞關系、亞太關系等。新興大國同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大國之間的關系也發生新的變化,各國都在充分利用這種戰略互動關系。
- 2007-01-022007年國際形勢展望
- 2007-01-02李肇星求是撰文:2006年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