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黨員參議會制度的具體實施
(一)總體布局,精心策劃,將非公企業黨建列入黨建整體規劃之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十七大黨章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成立黨的基層組織。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調整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許多黨員離開原來的國有集體企業或農村,流入到非公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中,處于無組織的游離狀態,沒有機會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由于非公企業主對在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工會等組織存在誤解,認為黨組織等開展活動會影響其生產經營活動,會增加其運行成本,對在非公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多持不支持或消極怠慢態度。中共臨清市委,認真學習落實黨章,同抓其他基層黨的建設一樣,高度重視,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列入黨建總體規劃之中,并由市委組織部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和方案。2009年初,制定通過了《中共臨清市委組織部關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員參議會”制度的意見》。
(二)摸清現狀,創造條件,因企制宜開展非公企業黨建活動
為落實在非公企業中建立“黨員參議會”的實施意見,中共臨清市委組織部組織專門小組,深入非公企業調查研究。
第一,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打消種種顧慮。舉例說明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家族式”管理帶來的決策能力薄弱的問題,打消非公企業主的顧慮。通過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參議會制度,能夠發揮黨組織決策的“智囊團”作用,實現了黨的組織建設和企業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贏。這樣既突破了非公企業黨的建設的薄弱環節,又整體推動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全面發展。
第二,深入細致調查,做到心中有數。摸清非公企業的現狀,包括企業規模、經營狀況、職工人數、黨員人數、黨組織和黨員思想與活動等情況。經過排查了解到,到2008年底,臨清市共有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以下簡稱非公企業)132家,規模以下非公企業2215家。按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組建到哪里”的黨建理念和“成熟一個、建立一個”的工作思路,堅持一企一策,因企制宜,及時組建黨組織。,到2009年6月低,臨清市132家規模以上企業單獨建立了黨支部,2215家非公有制企業全部派駐了黨建工作指導員。不斷加強黨建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了黨組織戰斗力。
- 2009-11-23服務大局 堅持創新 開創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局面
- 2007-11-21于偉國出席全省非公企業黨建座談會
- 2007-06-04市領導到秀嶼調研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 2006-12-04黨旗高高飄揚 ——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