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糾風工作具有顯著特點。一是注重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統籌安排,集中力量抓好落實。對于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專項整治、規范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服務與收費行為等新增專項治理任務,重點在抓好試點、探索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上下功夫;對于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治理教育亂收費等長期治理項目,重點在運用好已有的成功辦法、抓好現有政策措施的落實上下功夫;對于衛生、公路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治理,重點在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改革措施的落實上下功夫;對于“四項資金”監管等取得明顯成效的工作,著力在鞏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二是重視加強基層糾風工作。基層糾風工作是整個糾風工作的基礎,各級糾風辦堅持重心下移,切實加強領導和具體指導,確保糾風專項治理任務在基層得到落實。三是積極創新專項治理方法。各地在繼續堅持走糾正、建設、評議、改革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糾風工作路子,以及條塊結合、突出重點、監督檢查、典型引路、源頭防治等方法的同時,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任務具體、責任明確、評價科學、獎懲分明的考核機制。努力在防治對策研究上取得新進展,加強對帶有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的調查研究,加強對熱點、難點問題的調查研究,找準癥結,力求突破;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研究,防風于未發,糾風于初始。
六、注重反腐倡廉建設法律化、制度化,法規制度建設成效明顯
在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各項工作中,制度建設具有基礎性作用。教育要靠制度來保證,監督要靠制度來落實,改革要靠制度來鞏固,糾風要靠制度來深化,懲治要靠制度來規范。推進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是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途徑,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特別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具體體現。2009年,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緊緊圍繞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等決策部署,制定出臺了一批法規文件,確保中央關于推動科學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開展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規范領導干部行為制度、信訪舉報法規制度、案件檢查制度、違紀行為懲處制度、黨內民主和黨內監督制度,促進中央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政策的落實;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全面與重點、數量和質量的關系,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形成內外銜接、上下配套、結構合理、體例科學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深入調查研究,堅持群眾路線,不斷提高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的質量和水平。這一年,由中央紀委監察部起草并經黨中央、國務院審議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關于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的通知》、《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各地區各部門也結合實際制定實施了一大批反腐倡廉制度措施。
- 2010-01-01二〇〇九年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綜述
- 2009-12-292009年反腐倡廉闊步前行
- 2009-12-29鯉城區五項機制構筑反腐倡廉防線
- 2009-12-29古田會議反腐倡廉思想的啟示
- 2009-12-28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