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方法論上消解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否定階級性話語。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是我們觀察國內外與階級斗爭有關的復雜社會現象的“鑰匙”和“指導線索”。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在世界各國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完全消滅以前,是不可能“過時”和失效的,而必須結合各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加以應用和不斷發展。然而,普世價值宣揚資產階級抽象的人道主義和抽象的人性論,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復批判過的費爾巴哈的“愛的宗教”,以及以“關于愛的囈語”為基礎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在當代的復活。
三是在制度上消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特別是基本政治制度,從而實現對我國的“西化”、“分化”。盡管普世價值總是打著“人類文明”、“世界文明”的幌子,但是其目標非常明確,旨在按照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模式全面顛覆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根本改變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普世價值通過鼓噪“民主憲政”,從政治體制改革打開“突破口”,實行“全盤西化”,改行資產階級多黨制,走所謂的“憲政之路”,從而使共產黨放棄領導權,顛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普世價值根本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建設,力圖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引導到“回歸西方文明”的方向,把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引導到西方“民主化”的陷阱。它把體現西方政黨競爭制的“政黨輪替”視為民主的制度前提,根本否定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以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的民主政治方向。它把“三權分立”視為民主的基本制度設計,根本無視其甚至在資本主義國家也并不通用的事實,根本否定在我國行之有效的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它把民主和人權限制在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因而把民主的實質歸結為個人權利與政府公權力之間的博弈,根本否定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和人民意志的存在,從而否認民主更為具體豐富的內容和方式。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