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2009年,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中國鐵建營業收入、增長速度等指標卻均創歷史新高,行業稱雄。囊括如此多的“第一”,秘訣何在?請看記者解讀——
2009年,中國基礎建設掀起歷史新高潮。中國鐵建借勢而為,在兩萬億國家投資中,僅三季度就獨攬3896億元,四季度同比更是大幅上升,全年鐵路中標額領先行業。2009年,海外基建行業遭遇歷史大衰退。中國鐵建逆勢而上,新簽海外合同額突破56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繼續穩坐我國海外工程承包商的頭把交椅。
“企業之間的差距往往是在經濟調整周期形成的,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為中國鐵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企業增長方式提供了難得機遇。” 中國鐵建董事長李國瑞坦言。
開拓國際市場 保持平穩發展
■成為我國最大海外工程承包商,全球位居第四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政府推出了4萬億元的一攬子計劃拉動內需,其中大部分投入到關系國計民生的基建行業,特別是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這給中國鐵建贏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
截至2009年9月,中國鐵建新簽合同總額3896億元,同比增長80%,營業收入2248億元,全年,鐵路工程中標總額同比增長20%,新簽公路工程合同總額和新簽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合同總額均是2008年的2倍以上,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中國鐵建總裁趙廣發介紹,在加大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的同時,為應對幾年后國內基建可能出現的高潮退卻的局面,保持企業的平穩快速發展,中國鐵建還加大了開拓海外市場的力度,目前有7000個項目在國內外同時建設。
2009年,中國鐵建克服海外基建行業衰退、業主支付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新簽海外合同額突破56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在克服工期短、工序復雜、技術難度大等困難下,中國鐵建以沙特麥加朝覲輕軌為代表的一系列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公司分布在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在建工程規模超過了1500億元,是我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全球位居第四。
如此大的海外市場規模,不僅帶動了國內勞務、設備、技術“走出去”,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我們在海外市場使用當地勞工近3萬人。不僅使他們擁有體面工作,而且教授他們專業技術,不僅‘輸血’,更讓他們擁有‘造血’能力。”趙廣發說。
- 2009-12-30福州市城市地鐵1號線動工 中鐵建工集團首家中標
- 2008-06-24省鐵建辦:福廈漳龍城際鐵路力爭2010年開工
- 2008-01-06中國鐵建等6家公司分享京滬高鐵837億元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