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方法:不斷提高學習質量
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掌握了開啟知識之門的“金鑰匙”。要成為學習型領導干部,就必須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博學強記。所謂“博學”,就是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從多方面汲取營養。領導工作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問,需要廣博的學識和寬闊的眼界。領導干部應該博覽群書,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所謂“強記”,就是采取各種辦法把學過的東西記住,在腦子里留下烙印。讀書學習時要多動手、多動嘴、多動筆,通過做摘抄、記筆記、寫感悟,幫助理解、加深記憶。
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成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成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如果只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而沒有深入的思考,書讀得再多也沒用。思考就要善于質疑、注重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能稀里糊涂、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一概接受。
讀無字書。毛澤東同志指出:“社會是學校,一切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書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無字天書’。”人的知識源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個方面。有研究表明,人類獲取的知識,閱讀和聽來的占25%,自己親身經歷的占75%。這說明,讀有字之書固然重要,讀無字之書更直接、更管用。讀好無字之書,就要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鍛煉,在實踐中提高;就要向基層群眾學習,以群眾為老師,從基層汲取營養;就要向身邊同志學習,吸收大家的智慧,豐富自己的頭腦。
堅持不懈。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無一時不學,無一事不學,無一處不學”,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要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的習慣,這樣就會樂此不疲、終身不輟。要有持久學習的定力,減少應酬,真正埋下頭來,每年多讀幾本書。
注重轉化:努力體現學習成效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在于能在改造主觀世界、指導工作實踐上見成效,這就必須注重學習成果的轉化。
轉化為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各種“雜音”、“噪音”時有出現。我們必須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黨的創新理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科學真理來追求、作為政治信仰來確立、作為行為準則來遵循,始終做到政治信仰不變、精神支柱不倒。
轉化為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反映。端正人生態度,就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帶出一批好干部、帶出一個好風氣、帶出過硬的戰斗力上下功夫;樹立正確的名利觀,做到視名利淡如水、視事業重如山;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堅持擇善而交、擇賢而交,多交“道義相砥、過失相規”之友,不交“甘言如飴、游戲征逐”之人。
轉化為良好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戰勝各種困難、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保障。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一應治“懶”,牢記“百種弊病,皆從懶生”、“為官者不可一日茍且”,養成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勤于實踐的習慣;二應治“躁”,克服浮躁、急躁、煩躁情緒,老老實實、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地工作;三應治“假”,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做到說實話、報實情、干實事、求實效。
轉化為破解難題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團體進步的不竭動力。創新并不神秘,別人沒有搞出來,你搞出來了,是創新;別人起了個頭,你有發展,是創新;把歷史的經驗和別人的經驗成功地加以綜合運用,也是創新。當前,我們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必須樹立開拓創新的精神,在加強學習、認真思考、深入調研中拿出破解發展難題的思路和舉措。
- 2010-03-17政府在房地產市場中的角色定位
- 2010-03-17“零容忍”視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設
- 2010-03-17習近平出席紀念段君毅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 2010-03-17胡錦濤指示要求大力弘揚沈戰東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
- 2010-03-17黨的十七大以來推進干部交流工作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