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特別是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美國采取了一系列經濟政策舉措,在緩解危機和促進經濟復蘇的同時,也著眼于解決美國經濟的長期問題,啟動經濟結構的調整。
調整的舉措
支持和鼓勵科技創新。美國強調科技創新是解決諸多緊迫問題的關鍵,并將推進重大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刺激計劃的重要部分,加大對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科技研發投入。奧巴馬政府在第一個預算方案中,將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科技辦公室等重要機構的研究費用翻了一番,并向企業技術研發提供稅收減免740億美元。政府計劃未來10年將基礎研究資助翻一番。
推進綠色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在氣候變化日益受關注的背景下,低碳經濟被看作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全球經濟新的支柱之一。美國希望以發展綠色產業為契機,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其在技術和產業上的競爭優勢。在2009年初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大約800億美元投資于清潔能源方面,其中用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用于智能電網、碳捕獲和封存、電動汽車等先進技術研究的總金額達367億美元。除了新能源外,生物、信息、航空航天等產業也是政府支持的重點領域。政府通過加大對生命科學研發的投入、放寬對胚胎干細胞研究的限制,促進美國在生命科學方面的發展。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仍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奧巴馬政府計劃更新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讓美國在寬帶普及率和互聯網接入方面重登世界領先寶座。此外,還將采取加強航空航天工業競爭力的舉措。10多年前出臺的出口管制條例,把商業衛星列入武器范圍,實行嚴格的許可證制度,使美國衛星制造商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從上世紀末近90%降至目前的50%。奧巴馬英九已承諾將重新審議相關條例,修改出口許可證制度,以確保美國產業國際競爭力。
夯實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除了綠色產業外,奧巴馬政府也把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改革和教育改革等作為促進美國長期經濟增長的優先領域,加大投入,予以扶持。首先,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2009年初簽署的《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中,將改進基礎設施作為刺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資,其中用于交通基礎設施的預算高達500億美元。其次,力推醫療改革。奧巴馬政府全力推動醫保改革,最終在2010年3月簽署醫療保險改革法。醫療改革主要內容是:強制實行人人有醫保,對中低收入者提供醫保補貼;建立醫保交易市場,擴大覆蓋面,分散風險;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既往病史為由,拒絕承保病中的保險人,不得提高保費,應將大多數保費用于醫療;防止過度使用醫療手段和藥物,加強預防,降低醫保成本;通過向醫保公司征稅和征收“豪華保單”稅等,轉移部分改革成本。最后,增大對教育的投入并改革相關教育制度。例如在《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中,聯邦政府計劃在2009—2016年增撥數百億美元教育經費,包括115億美元的助學金計劃、直接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100億美元支持等舉措。
促進出口擴大。奧巴馬在2010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5年內實現美國出口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以創造200萬個就業崗位,并恢復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美國政府通過多種手段促進出口。一是推進“商務外交”,為企業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包括進出口銀行對出口企業提供融資,美駐外使領館提供市場信息、咨詢及聯系等服務,商務部官員幫助企業克服商務談判障礙等。二是推動貿易自由化,為企業開發海外市場提供便利條件,包括簽署和實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加快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步伐。三是實施美元弱勢政策,以提高美國出口競爭力,刺激出口增長。
推進“再工業化”。在金融業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美國重新重視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部”門的作用,并將實現“再工業化”作為經濟再平衡的目標之一。奧巴馬政府從再造美國汽車業入手,推動制造業重組。此舉與美國擴大出口的策略也有著直接聯系。
加強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經濟政策理念從自由主義向凱恩斯主義回擺,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范圍和力度都空前加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危機期間擴大存款保險、為銀行債務擔保、注入資本、購買有毒金融資產及對銀行部分國有化等,對金融部門這些干預所動用的資金總額占臺灣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創紀錄的50%以上;二是刺激經濟的財政開支7870億美元,遠超過大蕭條新政財政開支;三是美國政府在結構調整中首次實行產業政策,如其經濟刺激計劃中對綠色產業等中長期項目提供政策支持。
推進金融監管改革。2009年6月,奧巴馬政府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內容包括提高金融機構的資本準備金比例,對資產支持證券實行更為嚴格的監管,加強對消費者和投資人的保護,授權美聯儲負責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督與管理,推動全球金融監管的協調工作。2010年初,奧巴馬推出一些新的金融改革措施,包括限制華爾街高管薪金、向大型金融機構收取金融危機責任費、限制金融機構經營范圍和規模等。4月奧巴馬又提出金融改革的一些原則,解決大金融機構“太大不能倒”問題,并在其關閉時保護美國納稅人利益;提高金融市場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的透明度;強化對金融市場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賦予投資者更多權利,讓股東對企業高管的薪酬擁有發言權。6月25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最后文本。7月21日,奧巴馬將大蕭條以來規模最大的金融監管體系全面整改法案簽署為正式法律。
- 2010-08-02俞可平:政府創新的若干關注點
- 2010-07-29順昌:代表“四項”活動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 2010-07-29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 2010-07-29提高教育工作幸福指數 促進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 2010-07-29幼兒教育不能背離公益性
|